
不過,樂觀背後也有隱憂——來自中國的出口限制仍未完全解除、獲利壓力浮現、以及股價是否已經超前反應。
在這份 AMD 財報公布前,投資人可以先掌握以下三大觀察重點:
AI 與資料中心動能是否持續推升營收?
出口禁令對營收影響有無緩解跡象?
高估值之下,股價是否面臨修正壓力?
AI 掀起需求潮,資料中心營收續創高?
在第一季財報中,AMD 的資料中心業務年增 57% 達到 37 億美元,是推升整體營收成長的主要引擎。主力產品 EPYC 第五代伺服器晶片與 MI300 系列 AI 加速卡,廣受 AWS、Google、Meta 等雲端大廠採用。
法人預期第二季資料中心營收雖較前季略減,將落在 33~34 億美元區間,但年增仍超過 16%。此外,AMD 併購 ZT Systems 進一步強化機架級解決方案整合能力,為企業 AI 基礎建設提供更完整的產品組合。
CEO 蘇姿丰也強調:「AI 是 AMD 首要成長戰略,我們正全力投入資料中心與高效能運算。」
這意味著,只要 AI 需求未退燒,資料中心業務就有望維持雙位數成長動能。
出口限制不確定,財報會不會釋出新線索?
本季另一個關鍵變數是對中國晶片出口的限制。AMD 在 5 月預告,本季將因此減少約 8 億美元營收,同時全年可能損失高達 15 億美元。
但上月有外媒報導,AMD 正等待美國政府批准重啟對中國出口 MI308 晶片,部分法人的預估因此調高。若這次財報法說釋出明確時程,可能成為短線利多。
UBS 和美銀已分別將目標價上調至 210 美元與 200 美元,理由是出口限制若解封,將有望回補 最多 7 億美元 的潛在營收。
值得觀察的是,管理層是否會在法說中明確說明出口進展與對全年財測的調整,這將是市場解讀財報的關鍵。
股價領漲同業,評價是否過高?
AMD 今年股價已上漲近 46%,明顯領先英特爾(INTC -1.3%) 及同業指數(+31%)。但這也帶來另一個問題:估值是否已超前基本面?
目前 AMD 的12 個月預估市銷率高達 8.16 倍,遠高於整體產業的 3.88 倍,以及英特爾的 1.64 倍,Zacks 評級甚至給出「價值評分 F」。
這代表:市場已經對未來有高度期待,若財報稍有不如預期,恐引發獲利了結。尤其當 EPS 年減幅可能高達 30%,毛利與 EBIT 表現就變得更加關鍵。
財報公布後的三種可能走勢與因應策略
情境一|營收與法說皆優於預期,出口限制有解
營運對應:資料中心需求強勁、MI308 出口時程明朗
股價反應:挑戰 180~185 美元新高
佈局方向:若回測 165~170 美元區間可伺機進場,搭配法人買超同步觀察
情境二|營收符預期但毛利承壓,出口尚未明朗
營運對應:營收穩定但 Embedded 仍疲軟,出口不確定性未消
股價反應:區間整理,回到 160~175 區間盤整
佈局方向:採分批進場策略,觀察 Q3 法說與 AI 接單指引釋出
情境三|出口延誤與成本上升導致財報低於預期
營運對應:中美限制延後解除、AI 成本未控制
股價反應:回測 150~160 美元支撐區間
佈局方向:保守觀望,等待下季轉折訊號或轉向其他 AI 次產業個股
📌 台股延伸觀察|這些公司也可能受影響
AMD 業績波動可能牽動以下台廠接單與供應鏈能見度:
台積電(2330):AMD 高階晶片皆由台積電代工,出貨放緩將影響先進製程稼動率
廣達(2382):為 AMD 伺服器平台主要代工夥伴,資料中心需求轉強將有利營運
欣興(3037):供應高階載板給 AI GPU,MI300 出貨動能將直接影響 ASP 與接單動能
👉 建議觀察:8 月台廠法說是否提及美系客戶拉貨動能與庫存狀況
【美股焦點】川普簽令最新關稅出爐!台灣 20% 仍有轉圜空間?
【美股研究報告】蘋果FY25Q3財報優於預期,AI與服務布局能否延續成長?
【美股研究報告】高通FY25Q3交出穩健成績,然AI PC救得了蘋果空窗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