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過去一週,美股投資人彷彿坐上了雲霄飛車——前腳才從川普關稅陰霾中緩過氣來,後腳卻被醫療保險類股的一波猛漲震了一下。當大家還在思考「還能買什麼?」時,答案居然藏在一份政府報告裡。
Medicare Advantage 成為資金避風港
上週五(美東時間)晚間,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公布了 2026 年 Medicare Advantage(優勢醫療計畫)付款比率的最終公告,出人意料地調高給付:
平均收入增幅達 5.06%,高於原先預估
有效增長率一口氣從 5.93% 拉升至 9.04%
消息一出,週一醫療保險股立刻起飛、週二續航上攻:
Humana(HUM) 暴漲 9%
CVS Health(CVS) 攀升近 6%
UnitedHealth Group(UNH) 也收穫近 5%
這三家公司都是 Medicare Advantage 市場的重要受惠公司,而該項計畫如今已涵蓋超過 3,300 萬名美國人,成為保險業者最穩定的現金流來源之一。
CMS 是什麼?為何一紙公告就能讓股價噴出?
CMS,全名為 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隸屬於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掌控美國兩大醫療照護制度:
Medicare:給 65 歲以上長者或特定身障者的保險
Medicaid:補助低收入戶醫療支出
CMS 每年會決定要給保險公司多少錢來執行 Medicare Advantage 計畫,也就是所謂的「付款比率」。簡單來說,這是一個能決定保險公司現金流大小的「政策開關」,給得多,保險業就活絡;給得少,獲利馬上緊縮。
而這次意外提高付款增幅,不僅讓保險公司喜出望外,也讓原本觀望的資金重新評估這個行業的價值與穩定性。
名嘴醫師 Dr. Oz 掌管 CMS,未來改革還會加速?
更具戲劇性的,是名嘴醫師 Dr. Mehmet Oz 正式出任 CMS 主任。這位曾在電視節目中力挺私人醫療保險的「明星醫師」,如今將掌管涵蓋美國一半人口的醫療計畫系統。
雖然這次付款比率在他上任前就已拍板,但投資人已開始預期他可能會:
鼓勵更多民眾轉向私營的 Medicare Advantage 模式
推動提高效率、削減傳統 Medicare 支出
這些傾向私營化的政策風向,讓保險公司股價如虎添翼,也使市場對未來幾年的醫療政策走向產生新想像。
接下來,該怎麼看醫療保險股?
📊 投資建議三策略:
🔺 進取型:擁抱上漲趨勢、押注政策利多延續
預期情境:大選年政策加碼、長者票倉重要性提升,Medicare Advantage 獲得進一步扶持
市場情緒:風險資產震盪中,保守成長股將成資金避風港
策略建議:加碼 Humana、CVS 等高比重參與 MA 計畫公司;搭配科技醫療(如 Teladoc、Veeva)捕捉成長題材
⚖️ 平衡型:降息延後,經濟維持溫和成長
預期情境:聯準會降息時程不如預期快速,高利率維持更久,但經濟仍保持正成長
市場情緒:投資人保持觀望,但風險資產未完全撤退,偏好穩健型配置
策略建議:持有 CVS(兼具醫療、通路與藥局整合優勢)與 UnitedHealth(多元業務龍頭),搭配一部分成長型 ETF(如 QQQ)平衡報酬與風險;保留部分現金以便低接機會
🛡️ 保守型:重視現金流穩定與抗跌性
預期情境:政策與利率仍存不確定性,經濟復甦緩慢
市場情緒:資金尋求低波動、防禦性高的配置
策略建議:以 UnitedHealth 為核心持股(醫療保險界「可口可樂」),搭配 ETF 如 XLV 或 VHT 做整體醫療產業配置,並加入短債或貨幣市場基金降低波動
在市場混亂中,醫療政策給出一盞綠燈
這波保險股的急漲不是短線技術反彈,而是「政策明牌 + 現金流穩定 + 防禦性強」的三重優勢同時發酵。在目前經濟與利率都充滿變數的情況下,這類具備穩健成長性的標的,值得列入觀察與布局名單。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CPI公布在即:通膨趨緩是假象?關稅效應將現形?
【美股焦點】川普關稅狂潮來襲,美股蒸發5.4兆美元,該逃嗎?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