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8 月,美國政府與輝達(NVDA)、超微(AMD)達成一項引發市場熱議的新協議:允許在中國銷售降規 AI 晶片(H20、MI308),但必須將該市場銷售額的 15% 上繳美方。這筆「政策過路費」既打開了近兩年逐漸關閉的大門,也在盈利模型中嵌入了一個長期成本變數。
本文將帶你看清:
三種中國需求情境下,抽成衝擊有多大
15% 抽成對輝達、超微每股盈餘與股價的影響
投資人可行的佈局策略與台股延伸觀察
門打開了,但進門要交「門票」
過去兩年,美方以性能門檻限制高端 AI 晶片出口,幾乎堵死了中國雲端與 AI 廠商使用美系高性能 GPU 的途徑。
這次的轉向意味著:
中國客戶能再次採購輝達 H20 與超微 MI308
美方可從銷售額直接抽成,形成穩定現金流
短期市場反應偏樂觀,視為雙贏方案;但長期結果,取決於中國 AI 投資恢復的節奏與本土替代品的追趕速度。
三種未來,中國需求怎麼走很關鍵
保守情境|需求回升有限,本土替代快速侵蝕
中國雲端與 AI 客戶在本土 GPU 性能過關後,將採購重心轉向國產晶片,尤其是在政府、國企專案中。
美企市佔逐季下降,即便重新獲准出口,單價與銷量都受壓,抽成成為純成本負擔,難以轉嫁。
基準情境|需求穩步回暖,但價格談判空間有限
需求端復甦:被管制壓抑的生成式 AI、視覺模型、工業 AI 專案陸續重啟,帶動算力需求回升。
產品優勢:雖然本土 GPU 在部分指標接近 H20/MI308,但在 CUDA、ROCm 生態與國際模型適配上,美企仍有明顯優勢。
價格策略:輝達可透過性能差異與軟體綁定保住部分溢價,超微則需用更有競爭力的價格維持市佔。
成本轉嫁現實:受限於本土替代威脅與中國客戶的價格敏感度,美企最多只能將 30–50% 抽成成本轉嫁出去。
財務影響:
輝達:每股盈餘減少 –0.0155(約 0.54 美元股價折扣)
超微:每股盈餘減少 –0.0978(約 3.42 美元股價折扣)
投資啟示:雖然營收回升速度快於保守情境,但毛利率修復有限,估值折扣會長期存在,市場對需求持續性的信心將成為股價關鍵。
樂觀情境|需求爆發,市佔穩固
中國 AI 投資加速,算力需求超過本土產能,美企因性能與軟體優勢維持高市佔。
抽成影響被強勁出貨量沖淡,絕對利潤與現金流顯著成長,股價有望創高。

為何超微比輝達更怕這筆「抽成」?
差異原因:
毛利率:輝達增量毛利率約 60%,超微僅 25%,同額抽成對後者侵蝕更大。
轉嫁能力:輝達生態鎖定度高,超微面對華為 Ascend 等本土替代品時,價格談判力較弱。
結論:在相同條件下,超微的每股盈餘懲罰是輝達的 6 倍以上,對政策變數更敏感。

政策信號:出口管制進入「收費時代」
這種「附條件准入」模式,未來可能延伸至:
高頻通信晶片
先進製程晶圓
高頻寬記憶體(HBM)
對供應鏈來說,短期市場機會擴大,但長期成本結構改變,可能影響定價與競爭力。
本土競爭者的追擊
華為 Ascend 910C 已在部分科研與雲端場景接近甚至超越 H20 部分性能指標。雖然 CUDA 生態仍是短板,但若總擁有成本(TCO)達到門檻,美企定價權將被削弱,抽成壓力更難轉嫁。
策略觀察與佈局啟示
輝達:抽成影響有限,長線仍依賴全球 AI 資本支出週期;拉回可分批佈局。
超微:對政策敏感度高,適合事件驅動策略觀察短線反彈機會。
供應鏈:若抽成收益回流至 CHIPS Act 類補助,可能利好美國本土記憶體與設備廠。
關鍵觀察:SOXX、SMH ETF 資金流、主動基金持倉,以及期權隱含波動率,能反映市場對政策持續性的定價。
台股延伸觀察
緯創(3231):與輝達有伺服器代工合作,需求回升將直接受益
南亞科(2408):若 HBM 出口採類似抽成,可能間接受惠於美方補助
世芯-KY(3661):若本土替代晶片市佔提升,可能影響美系 AI 晶片出貨
【美股本週焦點】CPI通膨、Fed人事、AI股財報、俄烏協議
【美股焦點】蘋果追加千億美元投資美國製造!誰是供應鏈大贏家?
【美股研究報告】AMD AI雙引擎疾馳,出口解禁添衝刺動能?
【美股焦點】美印關稅升溫、歐盟暫緩反制,蘋果iPhone恐受印度關稅衝擊?
【美股本週焦點】科技股財報、川普關稅上路、聯準會信貸報告來襲
【美股研究報告】蘋果FY25Q3財報優於預期,AI與服務布局能否延續成長?
【美股研究報告】高通FY25Q3交出穩健成績,然AI PC救得了蘋果空窗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