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 Shutterstock
艾克森美孚獲利優於預期,靠擴產與降本抵禦油價壓力
艾克森美孚(XOM)25Q1 營收報 831.3 億美元,年增不到 1%,略低於市場預估的 867.2 億美元;主因全球油價因供給上升與川普關稅政策帶來需求不確定性,壓抑整體油氣價格。EPS 為 1.76 美元,雖年減 6%,但仍優於市場預估的 1.73 美元,反映產量與成本效率對油價逆風的部分抵銷。
- 上游業務:Permian 與蓋亞那油田持續擴產,帶動全球日產量年增 20% 至 455 萬桶。上游部門獲利年增 19% 至 67.6 億美元,其中美國本土業務表現最強,獲利年增逾 70% 至 18.7 億美元,反映產能擴張與成本控管成效。
- 下游煉油:全球煉油利差(指煉油廠利潤,相當於成品油售價 – 原油價格)收窄導致獲利年減 40% 至 8.27 億美元,為本季主要的獲利拖累來源。反映供給上升與需求預期疲弱所帶來的利潤壓力。
- 資本支出與股東回饋:本季資本支出達 59 億美元,符合全年 270~290 億美元指引。公司持續強化股東回饋,單季合計回饋 91 億美元(股息 43 億、庫藏股 48 億),展現財務紀律與現金流實力。
雪佛龍面對油價與成本壓力,營收與獲利同步下滑
雪佛龍(CVX)25Q1 營收為 476.1 億美元,年減約 4%,略低於市場預期的 480.9 億美元;EPS 為 2.18 美元,雖符合市場預期,但年減逾 30%,反映獲利壓力顯著。原油價格下跌、營運成本上升與國際上游部門獲利走弱為主要壓力來源。
- 上游業務:美國上游部門獲利為 18.6 億美元,年減逾 10%,反映價格走弱與成本上升。國際部門獲利下滑近 40% 至 19 億美元,主因哈薩克 TCO 專案表現不佳。整體日產量維持在 335 萬桶,與去年持平,產能穩定但缺乏價格驅動。
- 下游煉油:美國部門由虧轉盈,獲利 1.03 億美元,優於上季虧損 3.48 億美元,但仍年減 77%。國際部門獲利年減約三分之一至 2.22 億美元,反映精煉產品利差與銷售毛利雙雙下滑。
- 資本支出與併購動態:本季資本支出為 39 億美元,年減 5%,展現保守投資取向。公司持續推進對 Hess 的併購案,已購入 22 億美元股份,但交易正面臨 艾克森美孚挑戰,整合時程仍存變數。公司預計第二季回購金額將降至 25~30 億美元,反映對市場環境轉趨保守。
殼牌在油價逆風下交出優於預期的獲利表現
殼牌(SHEL)25Q1 調整後淨利為 55.8 億美元,年減 28%,EPS 為 1.84 美元,優於場預期的 1.54 美元。儘管收入未達預期,公司仍維持單季 35 億美元庫藏股,為連續第 14 季回購超過 30 億美元。
- 上游與天然氣交易:Brent 原油均價年減至每桶 75 美元,但殼牌靠天然氣交易調度與成本效率支撐表現,整體獲利維持與上季相當。公司重申強化其全球最大 LNG 貿易商地位,作為未來現金流關鍵引擎。儘管獲利年減,天然氣交易與效率優化使本季表現維持與上季水準,優於市場原先對其下滑幅度的預期。
- 下游煉油與化學品:指標煉油利差報每桶 6.2 美元,雖優於去年底,但仍遠低於去年同期的 12 美元,拖累整體煉油利潤。公司也於 3 月策略更新中表示將檢討化學品業務定位,並調降年度資本支出目標至 200~220 億美元。
- 資本支出與股東回饋:本季維持 35 億美元庫藏股,為連續第 14 季回購超過 30 億美元。公司表示只要油價不跌破 50 美元,回購節奏將持續不變,反映穩健的現金流體質與對股東報酬的高度承諾。
油價壓力下韌性分歧,艾克森美孚與殼牌脫穎而出
2025 年第一季,三大能源巨頭在油價下跌與煉油利差收窄的壓力下,展現出不同程度的抗壓能力與資本配置策略。整體而言,艾克森美孚與殼牌表現相對穩健,具備中長期抗跌性,而 雪佛龍獲利波動加劇、回購縮手,短線壓力較大。
艾克森美孚靠蓋亞那與美國油田擴產,日產量年增 20%,有效對抗油價走弱,EPS 優於預期,並大規模回饋股東;殼牌雖獲利年減 28%,但天然氣交易與營運效率撐住表現,亦優於預期,持續穩定回購展現財務韌性。反觀 雪佛龍,國際上游重創,EPS 年減逾三成,且第二季回購計畫縮水,顯示對外部環境趨於保守。
儘管煉油業務為三家共同逆風來源,利差持續下行壓抑部門獲利,短期內難有明顯反彈,但在資本配置與現金流策略的分歧下,投資人可優先布局經營穩健、具交易靈活性與產能彈性的標的。綜合評估,艾克森美孚(XOM)與殼牌(SHEL)預期更具防禦性與現金回饋優勢,具備相對吸引力;雪佛龍(CVX)則宜保守觀望,等待成本與資本運作轉佳再行介入。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全面收黑,蘋果挫逾3%!(2025.05.06)
【美股焦點】Duolingo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全球月活超過1.3億!
【美股焦點】Palantir 25Q1財報前瞻,商業與政府雙輪驅動!
【美股研究報告】蘋果AI佈局仍待落地,關稅成本升高拖累獲利,股價進入盤整期?
【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25Q1財報出爐,財測遜盤後下跌,大家免驚?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