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財報季度表達方式為: FY26Q2為2025年5月到2025 年7 月,FY26Q3 為 2025 年8月到2025 年10 月,以此類推。
*全篇財報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 (Non-GAAP) 計算,由於 Non-GAAP 剔除了一次性、非常規等項目,更能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
目標百貨FY26Q1營收雖下滑,但在獲利與全通路策略上展現韌性。數位銷售逆勢成長,顯示其轉型初見成效。儘管短期內面臨消費疲軟、關稅與同業競爭挑戰,市場對其全年展望持謹慎態度,但看好其長期價值。
目標百貨美國百年大型零售商,必需品撐盤,非必需品承壓
目標百貨(Target)(TGT)成立於1902年,總部位於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是一家以「折扣百貨」模式著稱的美國大型零售商,其核心業務在於透過實體店與電子商務平台,銷售從民生必需品到時尚商品的多樣化產品。公司建立的全通路購物體驗,包含多樣化的實體店格式與便捷的當日送達服務,使其在市場中獨樹一格。
根據目標百貨FY2025的營收結構,其五大產品類別貢獻如下:美容與家庭必需品(28.7%)、食品與飲料(21.92%)、家居用品(16.29%)、服飾與配件(15.12%)以及硬體產品(14.82%)。這顯示在經濟不景氣時,穩定的民生必需品與食品類別成為營收的重要支柱,而對消費者自由支配支出敏感的家居用品與服飾類則面臨較大壓力。

目標百貨以價格親民但風格獨特的策略與其他大型零售商作區隔
目標百貨的獨特定位使其與其他零售巨頭在商業模式、目標客群和競爭策略上都存在明顯差異。目標百貨與大型零售商沃爾瑪(WMT)、亞馬遜(AMZN)等的主要差異在於其「平價時尚」的獨特定位。相較於沃爾瑪專注於提供最低價格,或亞馬遜主導線上電商市場,目標百貨更側重於透過精心策劃的商品組合、與知名設計師合作的獨家品牌,以及乾淨時尚的購物環境,來吸引更注重設計感和購物體驗的消費者。這種「價格親民但風格獨特」的策略,使其在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中,成功開闢了屬於自己的利基。

目標百貨FY26Q1實體店面臨挑戰,數位業務逆勢成長
目標百貨FY26Q1營收為238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下滑2.8%。反應公司現有業務狀況的同店銷售額(Same-Store Sales,是指在特定期間內,已經營運超過一定時間,通常是至少一年的零售店面的銷售額變化,是零售業用來評估業績增長的重要指標,因為它排除了新開店面或關閉店面所造成的銷售額波動)整體下滑3.8%,其中實體店的同店銷售額更大幅下降5.7%,顯示實體購物人潮與消費力道減弱。然而,目標百貨的數位轉型成果令人振奮。數位同店銷售額逆勢成長4.7%,主要歸功於會員服務Target Circle 360所帶來的當日送達服務,其銷售額成長超過35%,同時「得來速」(Drive Up)服務也持續強勁,佔總數位銷售額的近一半。證明目標百貨在全通路策略上的投資正在獲得回報,能有效彌補實體店面的銷售缺口。
目標百貨FY26Q1成本控制得宜,毛利率小幅下滑
在獲利方面,目標百貨展現了穩健的表現。營業利益達到15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成長13.6%,主要歸功於有效的成本管理與庫存縮減情況的好轉。不過,由於為吸引顧客而增加的促銷活動,以及數位銷售占比提高所導致的物流成本上升,毛利率仍從前一年的28.8% 小幅下降至28.2%。此外,雖然FY26Q1財報公布的每股盈餘(GAAP EPS)為2.27美元,但這包含了訴訟和解金所帶來的一次性收益。若排除此項目,更能反映核心業務表現的調整後每股盈餘(Non-GAAP EPS)則為1.30美元,年減36%。
面臨挑戰,目標百貨FY2026展望保守
市場普遍對目標百貨即將於8月20日美股開盤前公布的FY26Q2財報持謹慎態度。主要考量到消費信心疲軟、關稅成本上升、與沃爾瑪(Walmart)和亞馬遜(Amazon)的激烈競爭,以及行銷與物流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市場預估目標百貨FY26Q2營收將較前一年同期下滑2%~2.3%,約為248.7~249.1億美元。調整後EPS為2.00~2.06美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2.57美元,年減約20%。
對於FY2026,目標百貨的也給出保守展望,預期營收將年減「低個位數百分比」,調整後EPS預計在7.00~9.00美元之間。市場認為這份寬廣的指引反應了當前高度不確定的經營環境。儘管短期挑戰重重,市場預期目標百貨在FY2027將有機會重回成長軌道,關鍵將取決於公司在非必需品類別的銷售表現,以及能否有效應對關稅與競爭壓力。
目標百貨營運面臨考驗,但轉型初見成效 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美國零售巨擘目標百貨儘管近期營收面臨挑戰,但公司透過策略調整,在獲利與數位業務方面展現韌性。由於消費環境疲軟與多重宏觀經濟壓力,市場預期短期股價可能面臨震盪,但長期來看,其穩健的資產負債表與轉型成果仍具備投資價值。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蘋果押注家用AI,智慧音箱、桌上機器人雙線佈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