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Grok 上路+ Robotaxi 擴張,特斯拉能否取得領先優勢?

圖/Shutterstock

股價反映良好,兩大消息揭示特斯拉 AI 商業化進程加速

特斯拉(TSLA)執行長馬斯克近日宣布兩項關鍵發展,分別是大型語言模型(LLM)Grok 將被整合至車載系統,以及 Robotaxi 將擴張至鳳凰城與舊金山灣區。這些消息不僅展現特斯拉在 AI 與自駕技術的整合進度,也提振了市場信心,推升其股價於昨日(7 月 10 日)大漲 4.73% 至近 310 美元。
市場對特斯拉的信心與馬斯克對 AI 發展的積極態度密切相關。從 2023 年起,特斯拉逐步將 AI 模型導入自駕開發流程,並於同年成立專注大模型開發的 xAI,Grok 正是其核心產品之一。透過整合硬體(電車)與軟體(FSD、語言模型),特斯拉正試圖建立出一個全棧式的 AI 移動平台。

 

率先部署車載 LLM,Grok 成特斯拉建立差異化關鍵

Grok 是由 xAI 打造的大型語言模型,其即將被導入特斯拉車載系統,成為智慧座艙的一部分。這並非傳統的語音助理,而是一個具語意理解與溝通能力的 AI 夥伴。用戶將可透過自然語言與 Grok 互動,不只能進行導航與放音樂等初階指令,還能獲得「故事模式」與「陪聊模式」等個人化體驗。因此,此類功能對用戶黏著度與品牌忠誠度將可能帶來顯著的提升。
特斯拉尚未公布是否會針對車用 Grok 收費,但根據目前的商業模式,Grok 用戶可透過網頁或 App 訂閱使用 Grok 4 或 Grok 4 Heavy,月費分別為 30 與 300 美元。若未來導入相似訂閱模式,可能成為另一筆穩定收入來源。然而,目前傳 Grok 初期將只支援 AMD 平台,意味著舊款 Intel 平台的車主可能暫時無法使用,不僅顯示產品存在世代體驗差異,也可能對二手市場造成短期壓力。因此,後續仍須持續觀察 Grok 的支援範圍,以及用戶的整體體驗是否能維持一致性。
競爭面上,目前尚無其他主流車廠將大語言模型完整導入車載系統。以 Google(GOOGL)為例,儘管其具備 Gemini 等先進語言模型,至今仍未在車用場景中實現深度整合與應用落地。相較之下,特斯拉在智慧座艙的轉型中展現出明顯的先發優勢。

 

Robotaxi 進入擴張階段,FSD 潛力或將兌現

Robotaxi 服務預計將從奧斯汀擴張至舊金山與鳳凰城,若順利落地將更能與 Waymo 等對手正面較勁,成為少數具備跨城市部署能力的無人自駕服務商,並逐步邁入 Robotaxi 的商業化階段。
Robotaxi 被視為特斯拉全自動駕駛(FSD)技術的關鍵應用,也被定位為相當具潛力的營收來源。若未來能整合 Grok,Robotaxi 將有望從自駕工具升級為「智慧移動平台」,不僅能增強用戶體驗,也有助於發展新的營收模式。然而,Robotaxi 以純視覺為基礎的 Tesla Vision 技術曾引發監管機構對其安全能力的質疑,且目前也仍在爭取多數城市的無人化營運許可,這些因素都限制了 Robotaxi 實現大規模落地。因此,仍需密切觀察後續的技術表現與法規協調進展。
對比競爭對手,Alphabet(GOOGL)旗下的 Waymo 目前是唯一在多座城市經營無人化自駕車的企業,且其技術已達 SAE Level 4 標準,實現「完全無駕駛員」的自動行駛。Waymo 每週完成逾 25 萬趟載客服務,服務區域涵蓋舊金山、洛杉磯、奧斯汀與鳳凰城,也正積極拓展至亞特蘭大與邁阿密,不論是營運規模還是拓展節奏皆明顯領先同業。此外,Waymo 採用 LiDAR 與高精地圖結合的技術,並擁有超過十年的路測與數據累積,成為目前唯一獲多地監管機構核准商業化無人運營的公司。因此,其在安全驗證、法規溝通與城市營運能力均對特斯拉構成明顯壓力,特斯拉能否透過成本優勢與軟硬體整合能力縮小差距,並推動 Robotaxi 成為具備差異化體驗與營收潛力的核心平台,將值得觀察。

 

AI 與自駕共同推進,特斯拉將挑戰估值重塑

透過整合 Grok 與推動 Robotaxi 擴張,特斯拉展現出其技術商業化的積極與競爭力。若 Grok 能成功擴大支援車型,Robotaxi 也逐步取得城市營運許可,將有機會重塑市場對其中長期的估值邏輯。不過,投資人仍需審慎關注自駕技術發展、法規推進進度,以及 AI 模型應用所衍生的資料安全疑慮。唯有成功克服上述挑戰,特斯拉才能智能車競爭中開拓新的成長空間,邁向全方位的交通服務主導者。
就股價表現來看,特斯拉近兩次因馬斯克政治行為引發的重挫皆在約 290 美元區間獲得支撐並反彈,顯示該價位具備一定技術防線。若未來跌破此區,須格外警惕市場對其的信心轉弱;反之,若能守穩,則有望持續反映市場對其成長潛力的想像空間。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AMD挑戰輝達,匯豐一口氣喊到 200 美元!

【美股焦點】輝達市值突破 4 兆美元,AI 超級循環點火!

【美股焦點】搜尋之戰開打!Google 能否穩住霸主地位?

【美股焦點】AI推理需求爆發,博通估值雖高但還有戲? | 美股放大鏡

【美股焦點】遭遇連環利空夾擊,重挫7%的特斯拉能否翻轉走勢? | 美股放大鏡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