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上週五美股大幅下挫,除了因 2.7 兆美元選擇權即將到期使波動加劇,最新經濟數據也顯示經濟放緩與通膨風險仍存,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包括 2 月標普全球服務業 PMI 及 2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皆較前值下滑,且低於市場預期,加上消費者中長期通膨預期略微提升、房市數據疲弱,致使 VIX 恐慌指數大幅上升 16%,美股主指全面下跌,其中道瓊及標普皆下跌 1.7%,兩者都創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 11 大類股中,投資人轉向防禦型資產,僅必需型消費品上漲,其餘類股全數收黑。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2月商業活動趨緩,服務業萎縮與關稅政策成主要拖累
美國2月商業活動近乎停滯,標普全球公布的綜合PMI初值降至50.4,創17個月新低,顯示經濟成長放緩。川普政府關稅政策與聯邦支出削減影響企業信心,特別是服務業PMI跌破榮枯線至49.7,為25個月新低,首次出現萎縮,成為拖累整體經濟的主因。雖然製造業PMI升至51.6,創8個月新高,但成長主要因企業提前備貨以應對潛在關稅影響,恐僅為短期現象。
重點摘要:
綜合PMI降至17個月新低
美國2月綜合PMI初值為50.4,前值52.7,服務業PMI跌至49.7,顯示服務業出現萎縮;製造業PMI則升至51.6,反映企業提前備貨效應。
關稅政策推高成本壓力
製造業原物料價格上升至5個月新高,企業普遍將成本增加歸因於關稅政策,部分企業選擇自行吸收成本,壓縮利潤空間。
服務業疲弱衝擊就業市場
2月就業指數降至49.4,服務業就業指數大跌5個百分點,為2020年4月以來最大降幅,顯示企業對前景持續悲觀。
企業信心大幅回落
標普全球指出,企業樂觀情緒從年初的高點急劇下滑,對政府支出削減、關稅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表示擔憂。
經濟成長預期顯著下修
2月PMI數據顯示美國GDP年增率恐降至僅0.6%,遠低於去年底的2%增長預期,經濟前景趨於疲弱。
美國2月消費者信心降至近三年低點,長期通膨預期升至1995年新高
美國密西根大學2月最終調查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64.7,創近三年新低,反映出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主要因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引發物價上漲疑慮,消費者對未來3至5年通膨預期升至3.5%,為1995年以來最高。短期通膨預期則維持在4.3%。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預期失業率將上升,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通膨預期攀升恐影響聯準會利率政策,經濟放緩與政策不確定性持續牽動市場情緒。
重點摘要:
長期通膨預期創29年新高
2月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未來3至5年通膨預期升至3.5%,高於市場預期的3.3%與1月的3.2%;未來1年通膨預期維持4.3%。
消費者信心大幅下滑
2月信心指數終值降至64.7,低於預期與初值的67.8,5個構成項目全數下滑,其中大宗商品購買意願減弱最為明顯。
就業市場擔憂升溫
調查顯示,超過50%受訪者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將上升,為2020年以來最高比例,顯示勞動市場前景不確定性增加。
政策不確定性加劇通膨疑慮
關稅政策推高消費者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市場擔心通膨壓力恐限制聯準會降息空間,進一步影響經濟成長。
房市與消費活動同步疲弱
2月現有住宅銷售自去年9月以來首度下降,高房貸利率與房價上漲打壓購房需求,當前經濟狀況指數降至65.7。
川普推動石油關稅與外交談判,高盛警告市場衝擊風險
美國川普政府提議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原油徵收關稅,高盛預測此舉恐重塑石油貿易格局,外國生產商每年恐損失百億美元,同時美國消費者將承擔高達220億美元的關稅成本。加拿大與拉丁美洲因依賴美國煉油商,將被迫折價吸收成本。此外,川普對俄烏局勢態度反覆,雖聲稱尋求和平,但批評烏克蘭領導層並質疑談判成效,進一步增添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重點摘要:
石油關稅衝擊北美市場
川普計劃對墨西哥原油徵收25%關稅、對加拿大原油徵收10%關稅,高盛預估外國生產商損失達100億美元,加拿大及拉美重質原油因依賴美國煉油商將被迫折價銷售。
美國消費者與煉油商影響分歧
關稅將使美國消費者承擔220億美元額外成本,但煉油商與交易商或可透過套利交易獲利120億美元,美國政府則預計獲得200億美元稅收。
原油價格與貿易流向調整
關稅推動中東中質原油在亞洲市場更具吸引力,但美國仍將憑藉煉油優勢保持主要市場地位,加拿大等「受制賣家」恐被迫吸收關稅成本。
川普對俄烏衝突態度反覆
雖聲稱積極推動俄烏和平談判,川普仍批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並質疑其談判能力,強調與俄方對話更為順暢,並對烏美礦產協議進展表示不滿。
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溫
川普對烏克蘭態度反覆,引發市場對俄烏局勢與美國外交走向的疑慮,影響全球能源市場與投資環境。
產業
摩根士丹利解析北美半導體競局,輝達憑生態優勢穩居AI領導地位
摩根士丹利 (MS) 最新報告指出,雖然市場普遍看好 ASIC ( 特殊應用積體電路 ) 於特定 AI 場景的發展潛力,但商用量產 GPU 仍具優勢,輝達 (NVDA) 憑藉強大的研發投入與生態系統在 AI 市場中穩居領導地位。報告強調,輝達龐大的研發預算與完善軟硬體整合,使其短期內難以被 ASIC 取代。摩根士丹利並對主要半導體公司進行評級,持續看好輝達與博通 (AVGO) 的成長潛力,同時對其他競爭者維持中立觀點。
重點摘要:
GPU憑生態與成本效益維持優勢
輝達每年約160億美元的研發投入,確保GPU架構18-24個月更新一次,搭配CUDA生態系降低開發成本,使ASIC難以在效能價格比上超越。
ASIC具窄場景優勢但成本較高
ASIC如Google TPU在特定應用中具優勢,但高昂的開發與系統整合成本限制其市場擴張性。相較之下,輝達NVLINK降低叢集建置成本,加強GPU競爭力。
輝達與博通獲增持評級
輝達 (NVDA) 目標價152美元,資料中心與生成式AI持續驅動成長;博通 (AVGO) 目標價246美元,受惠雲端資本支出增加,且VMware併購預期帶來穩定現金流。
邁威爾與超微維持中性評級
邁威爾科技 (MRVL) 目標價113美元,AI與光學領域具成長潛力,但高估值限制股價表現;超微 (AMD) 目標價137美元,AI業務增長但市場預期已偏高。
美光科技短期面臨需求疲弱
美光科技 (MU) 目標價91美元,記憶體需求疲軟壓抑業績,儘管AI應用帶來機會,但高資本支出與市場環境限制短期成長。
Bybit遭駭損失1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加密市場大幅下挫
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Bybit於21日遭遇史上最大規模駭客攻擊,冷錢包內價值逾15億美元的以太幣 ( ETH ) 和質押以太幣 ( stETH ) 被盜,引發市場恐慌,比特幣跌破95,000美元,以太幣亦一度跌破2,700美元。此次事件引發大規模爆倉,24小時內全球逾17萬人爆倉,總損失達5.72億美元。分析指出,此次駭客攻擊不僅重創Bybit聲譽,更衝擊整體加密市場信心。
重點摘要:
Bybit遭駭損失15億美元創紀錄
Bybit冷錢包遭攻擊,40萬枚ETH與stETH被盜,總價值達15億美元,成為加密史上最大竊案,超越2021年Poly Network的6.1億美元損失。
市場恐慌引發加密貨幣集體下跌
比特幣跌破95,000美元,最低至94,830美元,以太幣、SOL幣、狗狗幣等主流幣種跌幅達3%-4%以上,市場爆倉金額達5.72億美元。
Bybit強調用戶資金安全但恐慌蔓延
Bybit表示客戶資產仍受保障,99.994%提款已完成,但事件引發大量提款請求,客戶信心受挫,平台正與區塊鏈取證專家合作追蹤資金流向。
駭客疑與北韓Lazarus集團有關
區塊鏈分析公司Elliptic將此次駭客攻擊與北韓Lazarus駭客集團聯繫起來,此組織曾涉多起重大加密盜竊案,包括Ronin Network與DMM Bitcoin事件。
加密市場信心受挫影響後市走勢
此次駭客事件正值ETHDenver大會前夕,加密社群情緒低迷,市場擔憂大量ETH拋售風險,未來價格波動恐進一步加劇。
個股
巴菲特現金部位創新高至3,340億美元,投資策略轉守為攻引市場猜疑
波克夏海瑟威 (BRK.B) 執行長沃倫·巴菲特在最新年度信中未明確解釋其持續擴大現金部位的原因,僅強調對股票的長期偏好未變。截至2024年底,公司現金儲備攀升至創紀錄的3,340億美元,儘管市場預期利率將下調,但巴菲特仍連續九季淨賣出股票,引發外界對其投資布局的猜測。市場分析認為,巴菲特此舉可能為繼任者Greg Abel鋪路,或反映對當前市場估值的審慎態度。
重點摘要:
現金儲備創新高 持續減碼股票
截至2024年底,波克夏現金部位增至3,340億美元,全年累計賣出超過1,340億美元股票,主要減持蘋果與美國銀行等大型持股。
未進行股票回購 引市場關注
波克夏自去年第四季起至今年2月10日未回購自家股票,儘管營運收益顯著成長,但公司仍保持審慎態度。
強調長期偏好美國股票
巴菲特重申對股票的偏好,特別是具國際業務的美國企業,並表示現金僅作為暫時性工具,不會取代對優質企業的投資。
市場估值與政策不確定性成隱憂
儘管標普500連續兩年上漲超過20%,巴菲特坦言當前市場鮮有吸引人的投資機會,並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變動表示關切。
繼任者布局與日本投資擴大
巴菲特表態未來將增加對五大日本商社的持股,同時強調Greg Abel具備投資眼光,外界推測巴菲特正為其接班鋪路。
放大鏡觀點
如上週盤勢分析所說,在目前股價位階及估值偏高的情況下,若出現幅度較大的下跌,可能會引發醞釀已久的賣壓宣洩,而上週五標普即面臨今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目前而言,美股的下跌不僅僅只是技術面的回調,也隱含資金開始對未來潛在風險做提前定價。除了經濟數據逐漸惡化、政策不確定性情緒加溫,市場原本依靠的經濟穩健信心開始鬆動,還有強勢股 Palantir 領跌,中小型企業未來成長預期略微降溫,以及上週沃爾瑪對消費前景展望偏向保守,壓抑投資人信心,市場開始重新評估未來美股的經濟與企業獲利能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修正恐會延續,不建議馬上執行逢低買進策略,宜等待充分籌碼整理,並持續觀察經濟變動、技術面關鍵支撐,保有一定現金水位,來作為長多下新布局機會的資金儲備。建議投資人關注本週更多零售商公佈的業績,包括 Home Depot (HD)、Lowe’s (LOW),以及一連串經濟數據,如週四美國 Q4 GDP 修正值、1 月耐久財訂單、週五 PCE 數據等,為後續消費動能及經濟帶來指引。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沃爾瑪大跌,美股跌多漲少!(2025.02.21)
【美股新聞】輝達Evo 2 AI登場,基因研究迎重大突破,股價有望飛漲?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