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勢分析】輝達漲多回檔,費半收黑!(2024.06.21)

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

​ ▲大盤解析

美國勞工部昨日公布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為今年一月以來新高,顯示就業市場持續降溫。政經方面,美國財政部長葉倫為美國提高中國關稅辯護,稱拜登旨在保護電動車、太陽能和半導體免受北京過度投資造成中國產能過剩影響。

盤面部分,指數、個股、ETF 選擇權同步結算的三巫日前夕,AI 領頭羊輝達 (NVDA) 下跌 3.54% 至每股 130.78 美元,博通 (AVGO)、台積電 (TSM)、高通 (QCOM)、美光 (MU) 等半導體類股也漲多回檔,拖累費半終場下跌近 2.7%,四大指數僅道瓊逆勢收紅。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財報速覽

埃森哲全年營收展望亮眼,股價大漲約 7.3%

結論

埃森哲 (ACN) 第三季財報雖然略低於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但其亮眼的全年營收預測提振了投資者信心,盤前股價上漲近 8%。公司受益於生成式 AI 的普及,帶動新訂單量顯著增加,展望未來,預計第四季營收及全年營收增長將持續超出分析師預期,顯示其在雲端遷移和自動化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和穩定表現。這些因素共同推動埃森哲在市場不確定性和利率上升的挑戰中,依然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重點摘要

財報表現

  • 營收及淨利:第三季營收 164.67 億美元,低於預期的 165.48 億美元;淨利 19.34 億美元,每股獲利 3.04 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 3.15 美元。
  • 調整後每股獲利:調整後每股獲利 3.13 美元,略低於預期的 3.16 美元。

市場反應

  • 股價變動:財報公布後,埃森哲股價盤前上漲 7.94%,報 308.00 美元。今年以來股價累積下跌 18.7%。

未來展望

  • 第四季營收預測:預計第四季營收在 160.5 億至 166.5 億美元之間,分析師預期為 165.3 億美元。
  • 全年營收成長預測:全年營收預計成長 1.5% 至 2.5%,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1.6%。

新訂單及生成式 AI

  • 第三季新訂單量:預訂量達 210.6 億美元,年增 22%,生成式 AI 新訂單量超過 9 億美元,全年預訂量超過 20 億美元。
  • 生成式 AI 的應用:企業採用生成式 AI 增加,實現操作自動化,提高生產率並節省成本。

企業定位

  • 雲端遷移及自動化服務:埃森哲作為企業業務遷移到雲端的首選諮詢和外包服務供應商,受益於生成式 AI 的普及及企業支出增加,部分抵消了經濟不確定性和利率上升的影響。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回落,但續領失業金人數達新高,顯示就業市場持續降溫

結論

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雖從10個月高點回落,但仍處於今年1月以來的新高點,顯示就業市場降溫。續領失業金人數也持續上升,接近2021年11月以來的新高。這些數據反映出在高物價和高利率環境下,就業市場的韌性逐漸減弱。隨著勞動力需求減少和供應增加,預計未來幾個月就業市場將進一步降溫,這種變化應引起聯準會的關注,並可能影響其政策決策。

重點摘要

初領失業金數據

  • 初領失業金人數:截至6月15日當周,經調整後初領失業金人數為23.8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23.5萬人,但較修正後前值24.3萬人減少5千人。
  • 四周移動平均值:初領失業金四周移動平均值達23.275萬人,創去年9月以來新高。

續領失業金數據

  • 續領失業金人數:截至6月8日當周,經調整後續領失業金人數為182.8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181萬人,較修正後前值181.3萬人增加1.5萬人。
  • 四周移動平均值:續領失業金四周移動平均值為180.55萬人。

就業市場趨勢

  • 數據波動原因:節日假期和學校假期期間數據波動較大,但整體顯示就業市場持續降溫。
  • 未來預測:隨著勞動力需求減少和供應增加,就業市場狀況預計將進一步降溫。

分析師觀點

  • 就業市場風險:牛津經濟首席美國分析師Ryan Sweet指出,初領失業金人數上升暗示5月非農就業人數的增長不會在6月重現,就業市場面臨的風險應引起聯準會的注意。

 

美國5月新屋開工數創4年新低,房地產業受高利率重創

結論

美國5月新屋開工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受高利率影響持續疲軟,新屋開工數和營建許可數均降至2020年以來最低點。這種下降趨勢可能會進一步拖累經濟成長,特別是在當前利率環境未見改善的情況下。雖然人口增長和勞動力提供了一些支撐,但高借貸成本仍是房屋建築商的主要阻礙,這也讓許多美國民眾難以負擔房屋。隨著通膨和消費者支出降溫,聯準會可能考慮降息,以降低房貸利率,這將對房地產市場帶來積極影響。

重點摘要

新屋開工數據

  • 新屋開工下降:5月新屋開工數月減5.5%至128萬戶,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0.7%增幅與137萬戶,創2020年6月以來新低。
  • 營建許可數據:作為新屋開工領先指標的5月營建許可數月減3.8%至138.6萬戶,也低於預期的0.7%增幅與145萬戶,同樣創2020年6月以來新低。

經濟影響

  • 對GDP的影響: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的GDPNow預測認為,住宅建築下降對當季GDP的貢獻微乎其微。
  • 經濟學家觀點:BMO Capital Markets資深經濟學家Sal Guatieri指出,低住房開工率是限制性貨幣政策的明顯證據,預計在借貸成本下降前,建築商活動不會增加。

市場狀況

  • 房貸利率與需求:近期通膨和消費者支出降溫可能促使聯準會降息,進而降低房貸利率,儘管如此,美國仍面臨住房短缺問題,房價居高不下。
  • 建築商應對措施:Lennar Corp.和KB Home等公司通過提供銷售獎勵措施來應對高利率影響,但只有在利率環境改善時,這些公司的利潤率才有可能進一步上升。

地區與類型變化

  • 地區差異:美國三個地區建築業下滑,中西部地區跌幅最大達19%,西部地區雖有所回升,但仍低於去年大部分時間的水平。
  • 建築類型:房屋完工量下降,多戶型計畫數量降至2022年9月以來新低,單戶型計畫數量則是今年以來最低。

數據波動性

  • 數據信心區間:美國政府報告顯示,90%的人相信月變動幅度在下降3.9%至上升14.9%之間。

 

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金:下調基準利率需更多明確通膨路徑

結論

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金在最新發言中強調,在下調基準利率前,需要更多明確的通膨路徑和更高的信心。他表示,目前政策狀況良好,聯準會擁有控制通膨所需的手段。巴金的觀點與其他聯準會官員一致,即降息的決定將取決於經濟數據的表現和通膨的持續進展。雖然部分官員預測今年可能降息一次,但具體政策調整仍需觀察未來經濟狀況。

重點摘要

巴金的觀點

  • 通膨路徑:巴金強調,在下調基準利率前需要更多明確的通膨路徑,並需要對降低借款成本的信心。
  • 當前政策:巴金認為目前的政策狀況良好,聯準會擁有足夠的手段來抑制通膨。

利率決策依據

  • 依賴經濟狀況:巴金表示,是否降息取決於經濟狀況,當前可能不是提供前瞻性指引的最佳時機。
  • 現行利率水平:上周政策制定者決定將利率維持在 5.25% 至 5.5% 區間,為 20 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其他聯準會官員的觀點

  • 費城聯準銀行總裁哈克:哈克預測今年可能降息一次,但也對其它利率路徑持開放態度,視經濟數據而定。
  • 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威廉斯指出,今年有關降息的決定取決於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近期通膨數據令人鼓舞。
  • 聯準會理事庫格勒:庫格勒表示,如果經濟狀況如預期發展,今年晚些時候可能適合降息,並對通膨數據保持謹慎樂觀。

聯準會的降息計劃

  • 中位數預測:根據中位數預測,政策制定者計劃在 2024 年降息一次,並在 2025 年降息四次。
  • 降息觀察:巴金表示,如果降息一次,將觀察數據以決定下一步政策發展。

 

產業

全球晶圓廠產能預計強勁增長,中國成主要推動力

結論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 SEMI ) 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晶圓廠產能在未來三年內將持續增長,特別是受生成式人工智慧 ( AI ) 需求驅動,先進製程節點的產能將顯著提升。中國在這一增長中扮演重要角色,大幅投資以提升其產能。預計到2025年,全球晶圓廠產能將達到歷史新高,達每月3,370萬片晶圓。這一趨勢將推動高性能晶片的研發和製造能力,滿足日益增長的AI和雲端運算需求。

重點摘要

全球產能增長

  • 總體增長預測:全球晶圓廠產能預計今年增長6%,2024年和2025年分別增長6%和7%,到2025年達到每月3,370萬片晶圓的歷史新高。
  • 先進製程增長:5奈米及以下節點的先進產能預計今年增長13%,主要受生成式AI需求帶動。明年隨著2奈米GAA晶片的生產,總先進產能預計增長17%。

區域貢獻

  • 中國的主導地位:中國晶圓廠產能今年增長14%,達到每月885萬片晶圓,到2025年再增長15%,達到每月1,010萬片晶圓,佔全球產能的三分之一。
  • 主要企業投資:華虹、晶合集成、芯恩、中芯國際、長鑫存儲等公司在中國大幅投資,提升產能。

邏輯半導體代工

  • 產能擴張:在英特爾和中國企業的推動下,邏輯半導體代工產能將於2024至2025年分別增長10%和11%,到2026年達到每月1,270萬片晶圓。

市場驅動因素

  • AI和高性能晶片:AI處理需求激增,引發高性能晶片研發競賽,推動全球半導體製造產能強勁擴張。
  • 應用場景:從雲端運算到邊緣設備,AI需求成為主要推動力,促使晶片製造商積極提升產能。

 

個股

超微 (AMD) 股價強勁上漲,受益於樂觀的人工智慧業務前景與競爭優勢

結論

近期,超微 (AMD) 股價大幅上漲,部分原因是分析師 Harsh Kumar 對其人工智慧伺服器業務發表樂觀報告,給予「加碼」評級並設定目標價為 175 美元。Kumar 的報告強調了 AMD 在人工智慧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尤其是與輝達 (NVIDIA) 的競爭。此外,AMD 的多家大客戶以及即將推出的多款新晶片進一步增強了市場信心。同時,基於高通 Snapdragon 晶片的三星 AI 個人電腦遇到問題,也利好 AMD 股價表現。

重點摘要

分析師報告影響

  • 樂觀評級與目標價:Piper Sandler 分析師 Harsh Kumar 將 AMD 評級定為「加碼」,目標價 175 美元。
  • 核心業務重點:Kumar 指出,人工智慧是 AMD 成長故事的核心,特別是其在 GPU 市場的競爭定位和整體策略。
  • 管理層會面:Kumar 與 AMD 管理層在歐洲會面後,對其在 AI 應用市場的競爭力感到印象深刻。

市場競爭與發展前景

  • GPU 市場競爭:AMD 是少數能與輝達 (NVIDIA) 競爭的公司之一。
  • AI 處理器客戶:AMD 擁有 100 多家 AI 處理器客戶,預計 2024 年下半年大多數客戶將加大採用。
  • 旗艦晶片 MI300:MI300 晶片表現出色,銷售預計將超過 40 億美元。

新產品發布

  • 未來晶片計劃:包括今年稍晚推出的 MI325、明年推出的 MI350,以及計劃於 2026 年推出的 MI400。
  • 競爭對手:MI350 將與輝達的 Blackwell 系列晶片競爭,MI400 將挑戰輝達的下一代晶片「Rubin」。

主要客戶

  • 大客戶:包括微軟 (Microsoft)、Meta 和甲骨文 (Oracle)。

市場反應

  • 股價表現:AMD 股價周四上漲 4.62%,收 161.78 美元;而高通和 Arm 股價下跌,分別收 215.47 美元和 160.77 美元。

競爭動態

  • 高通困境:《華爾街日報》報導,基於高通 Snapdragon 晶片的三星 AI 個人電腦在運行部分應用程序時遇到困難,影響了高通和 Arm 的股價,進而利好 AMD 股價。

 

▲放大鏡觀點

美國勞動市場持續降溫,有利於緩和通膨表現。資訊科技類股漲多回檔,不過其他類股出面支撐盤面,標普 500 指數僅小跌作收。整體盤勢依舊穩健,類股輪動健康,目前並無觀察到系統性風險的跡象,不過須留意中東地緣政治狀況引發原油上漲的情形,可能為通膨增添一些不確定性,影響市場情緒。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