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英特爾 (INTC) 股價因合資傳聞大漲 7.2%,短線投資者可關注英特爾突破 23 美元的可能性,但需注意該消息仍未獲官方證實,若後續進展不如預期,股價可能回吐漲幅,建議先觀望較佳。此外,如同【美股新聞】美國AI晶片政策助力,英特爾股價飆升6%,現在可以買嗎?一文所提及,英特爾基本面狀況不佳,公司去年市值縮水60%,並且連續三季營收下滑,技術與市場地位皆受挑戰,仍面臨技術落後、管理層變動及代工業務虧損等問題,長線仍需突破技術瓶頸。
至於台積電 (TSM) ADR 下跌 1.13%,市場擔憂其獲利能力受影響,但技術領先優勢未變,若跌至 200 美元以下,或可考慮逢低布局。若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台積電可獲政府補貼並擴展美國市場,但也可能增加成本與技術風險,長期仍需觀察。
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台積電若進一步下跌,長期持有仍具吸引力;英特爾則適合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者短線操作。
新聞資訊
美國為何希望英特爾與台積電合資?
根據 Baird 分析員 Tristan Gerra 透露,美國政府希望透過促成英特爾與台積電成立合資企業,讓英特爾的 3 奈米及 2 奈米晶片廠計畫能夠獲得台積電的技術支援。這不僅能強化美國本土的晶片供應鏈,還能確保供應穩定,減少對亞洲的依賴,並符合《晶片法案》的補貼條件。
台積電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而英特爾則擁有美國本土的大規模生產設施。如果雙方合作,英特爾可以藉由台積電的專業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台積電則能進一步拓展在美國的業務版圖。這樣的合作模式,對美國政府來說是理想方案,因為能確保先進半導體技術留在美國。
英特爾將從這項合作中獲得哪些好處?
英特爾目前正在積極推動晶圓代工業務「Intel Foundry」,但該業務仍面臨技術和產能挑戰。若能與台積電合作,英特爾將能夠:
- 減輕資本負擔:分拆晶圓代工業務並與台積電合資,可以降低成本壓力,改善現金流,讓英特爾專注於處理器設計和平台解決方案。
- 提高製造效率:台積電擁有全球最成熟的先進製程技術,能幫助英特爾提升晶片生產良率,加快技術進步。
- 吸引更多客戶:合資公司若能穩定供應晶片,將吸引那些希望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的無晶圓廠公司,如蘋果(AAPL)和輝達(NVDA)等。
然而,分析師 Gerra 仍然對此計畫持保留態度,他維持英特爾的「中性」評級,目標價為 20 美元,顯示市場對合資計畫的可行性仍有疑慮。
這對台積電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全球,但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施壓,要求其在美國擴大投資。如果與英特爾合資,台積電將能獲得以下優勢:
- 擴大在美國的影響力:透過與英特爾合作,台積電可以更穩固在美國市場的地位,爭取更多政府資源與補助。
- 降低貿易風險:由於美國政府希望減少對亞洲的依賴,與英特爾合資將有助於確保台積電不會因地緣政治因素而失去美國客戶。
- 技術主導權仍在手中:台積電提供技術支援,而生產仍由美國廠房負責,這樣台積電仍能保持其技術領導地位,而不必完全交出核心技術。
但台積電ADR(美股存託憑證)下跌 1.13%,顯示市場對此合作仍有疑慮,可能擔心台積電需承擔更多的營運風險,或影響未來獲利能力。
市場對此消息的反應如何?
在該傳聞影響下,英特爾股價大漲約7.20%,盤後股價 22.54 美元,創下連續第三天上漲的紀錄。而台積電 ADR 盤後股價則下跌至 206.95 美元。目前,英特爾與台積電皆未證實或否認該消息,因此市場仍在觀望該合作是否真的會成真。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通膨回升,美股小心翼翼!(2025.02.13)
【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24Q4駕著多頭馬車,回檔就是上車機會?
【美股研究報告】AMD資料中心營收未達預期,DeepSeek或加劇競爭壓力,股價恐一蹶不振?
【美股新聞】AI驅動客戶關係管理龍頭HubSpot,股價將再創新高?
【美股新聞】美國AI晶片政策助力,英特爾股價飆升6%,現在可以買嗎?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