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與Google簽下超過百億美元雲端協議,強化AI基礎建設,Google瞄準超越AWS與Azure,AI雲端戰局空前激烈。
AI時代雲端生態迎來重大變革,Meta Platforms (META) 近期與Google (GOOGL)達成超過百億美元、長達六年的雲端基礎建設合作,成為科技圈矚目焦點。本次合約內容以人工智慧運算基礎設施為主,凸顯Meta正全力投注於AI模型及相關技術,不僅自建資料中心,也大舉採用Google雲端服務來強化旗下Llama模型研發及AI功能整合。
回顧近年雲端產業格局,Amazon AWS與Microsoft Azure長期穩坐市場龍頭,Google雲端則力拚擴大份額,積極爭取大型企業客戶訂單。2024年第二季,Alphabet旗下Google Cloud營收達136億美元,營業利益為28.3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2%,遠超母公司整體成長。除了生產力軟體訂閱外,Google今年還成功奪下OpenAI(原本主要仰賴Azure運算資源)等指標性客戶。
這次Meta選擇攜手Google,實質意義非凡。Meta自身擁有全球最龐大的資料中心之一,但由於AI巨量模型運算需求暴增,大型雲端廠不可或缺。Meta同時也與Amazon與Microsoft簽有雲端使用合約,顯示AI開發已進入多元合作、跨平台運算時代。根據Meta最新財報,2025年資本支出預估將落在1,140億至1,180億美元,大量投入AI基礎建設與研發,反映AI加持下的雲端需求逼近失控等級。
這場雲端基礎建設擴張不僅帶動技術創新,也激化競爭。Google急切搶佔市佔,試圖超越AWS與Azure,推升雲服務報價及創新速度。另一方面,Meta等科技巨擘選擇多家服務商,分散風險與運算資源,創造新型態的合作模式。市場分析指出,未來AI雲端合約規模與彈性將持續升高,各家廠商須在運算效能、資安、成本優勢間多方角力,爭取科技巨頭青睞。
儘管Google雲端成長數據亮眼,業界仍質疑其能否擠下AWS與Azure長期霸主地位。專家認為,Meta此舉為Google帶來實質利好,但AI雲端生態重組仍多不確定性,包括供應鏈韌性、運算成本、監管風險等問題皆為後續觀察重點。未來隨AI模型規模持續擴大,全球雲端基礎建設大戰將更激烈,也牽動美股多檔指標科技股表現。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