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股由人工智慧巨頭領航,S&P 500指數漲勢驚人,卻也加深市場集中化與領先指標功能的質疑。
今年美股市場仍由人工智慧(AI)相關科技龍頭主導,Nvidia (NVDA)、Microsoft (MSFT) 及 Meta Platforms (META) 等七大科技企業推動S&P500指數衝上歷史新高,帶動美股投資人熱情。然而,市場專家警告,美股漲勢背後其實反映出嚴重的市場集中現象,原本可以預測經濟動向的S&P500指數,其領先指標功能正在被這些巨頭的漲勢所稀釋。
傳統上,投資人都把S&P500視為美國經濟的晴雨表,會藉由該指數的走勢判斷未來經濟景氣。但如今指數的三分之一市值已由七家巨頭把持,根據B. Riley Wealth首席市策師Art Hogan分析,如果只看這些AI「寵兒」的表現,市場狀況容易被誤導。若改以S&P500的等權重指數(RSP)或去除最大市值股的「S&P495」判斷,其實更多企業仍未脫離觀望,反映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數據進一步揭示,年初至今S&P500大漲超過8%,其中七大巨頭平均漲幅高達14%,中位數甚至突破20%;然而剩下的493家公司,平均漲幅則僅約5%,市場內部表現分歧十分顯著。此外,雖然指數逼近高點,但多數成分股卻還未回到50日移動均線之上,具備短線動能的比例偏低,意味主流仍聚焦於AI題材。
市場現象導致經濟領先指標用法出現質疑。Goldman Sachs交易員Bobby Molavi指出,過去美股常靠循環類股(如工業、金融、消費、能源等)折射經濟轉折,如今卻僅剩AI科技、銀行與軍工三大主題領漲,市場成分過度集中於個別主題與動能因子。這種情況下,指數對實體經濟活動的預測功能恐怕逐漸弱化,甚至出現「市場與經濟脫鉤」的疑慮。
不過,財經專家Doug Ramsey也強調,股市能啟動財富效應與投資人信心,間接帶動消費及經濟,因此即使領先指標意義變化,其財富效應對經濟向上仍具積極作用。例如,若美股今年未如過去四個月反彈,如今美國其他經濟指標已經弱化,恐怕早已陷入衰退。
總結來看,AI科技巨頭的爆發確實把美股推上新高度,卻也讓投資人以S&P500預測經濟時必須加以調整觀察角度,宜參考更廣泛成分股表現、等權重指數或小型股(Russell 2000)等,才能更準確掌握市場訊息。未來若科技巨頭表現回落,也可能對財富分配及消費動能造成重大影響,值得密切關注其動態和美國經濟的深層結構變化。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