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驅動科技股競爭加劇,Nvidia中國策略遇阻,美國AI巨頭搶攻印度、雲端業務與機器人自駕領域,三強鼎立下市場布局加速演化。
在近來全球科技股持續受人工智慧(AI)帶動,市場焦點不斷聚集於美國三家巨擘:Nvidia(NASDAQ: NVDA)、Microsoft(NASDAQ: MSFT)、Alphabet(NASDAQ: GOOGL,GOOG)。然而,隨著中美關係動盪與各國陸續出現本地AI競爭者,AI生態系的格局正加速轉變。
Nvidia近期因中國官方敦促本地企業避免採用其專為中國設計的H20 AI加速器,已下令包括Samsung、Amkor等供應鏈暫停相關生產。儘管美方最近解禁較低階AI晶片的出口,且Nvidia已可恢復部分銷售,卻必須將15%相關營收上繳美國政府;同時中國企業正尋求華為等自主設計的替代產品。根據Nvidia執行長Jensen Huang最新談話,目前H20晶片無安全疑慮,而後續是否能針對中國市場推出新產品,仍須美國政府最終拍板。這一波動不僅讓Nvidia在中國AI資料中心的布局面臨極大不確定,也反映出全球供應鏈與地緣風險加劇下,龍頭企業進退維谷。
與此同時,Microsoft憑藉OpenAI在生成式AI領域的突破,正積極拓展印度市場:OpenAI本週宣布將於新德里設立印度首間辦公室,並以低價策略搶攻用戶紅利。以印度學生群眾為主力,週活躍用戶一年翻倍,顯示此一新興市場對AI需求強勁。不過,Google(Alphabet)旗下Gemini及新創Perplexity亦已推出免費高級服務,形成三強鼎立的競爭格局。
Alphabet方面,除了搜尋與雲端業務因AI導入獲得高速成長,其自家TPU晶片成本效益卓著,成為雲端AI運算重要推手。Google Cloud近期營收年增逾三成,且機器人自駕車業務Waymo展現新擴展動能,持續吸引市場關注。由於Alphabet資金充足,預計今年資本支出將達850億美元,擴充全球AI資料中心基礎。
同場加映,Advanced Micro Devices(NASDAQ: AMD)正挾著AI推論應用分進合擊,雖GPU市占遠不及Nvidia,卻透過與Intel、Broadcom聯手推動開放式高階互聯標準,有機會削弱Nvidia專有NVLink技術的壟斷優勢。AMD亦逐步擴大資料中心CPU版圖,為全球AI基礎建設提供多元選擇。
展望未來,隨著中美技術壁壘加深,各國本地AI晶片勢力崛起,市場結構勢必持續洗牌。美國AI科技巨頭雖憑生態系深厚與資本優勢暫居領先,但能否抵禦地緣政治與新興市場競爭,將是未來數年觀察重點。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