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七雄撐起美股新高:S&P 500訊號失真 背後隱憂浮現

美股今年受AI題材影響劇烈,S&P 500暴漲流於科技股集中,專家警告投資指標失靈、真實經濟疑慮未解。

今年以來,美國股市在AI浪潮帶動下屢創新高,S&P 500指數更一度突破歷史紀錄,讓不少投資人信心大振。不過,深入數據背後卻顯示市場結構已發生劇烈變化,七大科技龍頭──包括Nvidia(NVDA)、Microsoft(MSFT)、Meta Platforms(META)──市值合計佔S&P 500約三分之一,市場表現高度集中在少數AI「明星股」。

事實上,這種「AI七雄」獨強現象已導致S&P 500失去作為領先經濟指標的實用性。根據B. Riley Wealth首席策略師Art Hogan觀察,若排除上述巨頭,剩餘495檔成分股其實上漲幅度遠低於指數平均,甚至多數仍低於50日移動均線,顯示一般產業其實面臨景氣壓力。專業人士建議投資人應多參考「S&P 495」或等權重ETF,才能更貼近整體經濟現狀。

而大型零售業如Walmart與Target報告,進口關稅導致成本升高,直接衝擊營收和消費者行為。即使S&P 500年初迄今已上揚逾8%,但七大科技巨頭的平均漲幅超過14%,中小型股和健康照護、能源、房地產等板塊表現相對遜色。以小型股代表的Russell 2000年初迄今僅漲約1.6%,儘管八月短暫領漲。

Goldman Sachs交易員Bobby Molavi評論指出,過去以錯落板塊引領的「均衡市場」逐漸消失,S&P 500現今更像由AI、金融、國防等少數主題與明星股主導,市場指標的解讀出現根本性改變。部分專家認為,現階段股市是「財富效果」維持美國經濟動力的關鍵,只要科技股不崩跌,消費信心和股市資金就能繼續支撐經濟。

不過,一旦科技板塊遇挫,極度依賴「AI巨頭」的美股可能瞬間蒸發數千億美元市值,拖累消費、投資意願,甚至加速經濟衰退。面對這樣的市場結構,投資人應審慎評估既有指標的解讀,不宜僅因「S&P 500創新高」而盲目樂觀。未來除非景氣面能連帶提振其他板塊,否則美股領先指標的「失真」恐成投資與政策判斷的重大風險。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