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微軟(MSFT)的 Majorana 1 晶片代表了量子計算的一大步,特別是在拓撲量子位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但由於量子計算仍在研發階段,短期內不容易直接影響微軟股價。但對於小型的量子計算公司股價有一定的刺激效果,例如 IonQ(IONQ) 上漲2.6%、Quantum Computing(QUBT) 上漲8.6%、D-Wave Quantum(QBTS) 上漲8.2%、Rigetti Computing(RGTI) 上漲6%。
從長期戰略角度來看,若微軟能成功商業化量子計算,並整合至 Azure雲端與AI領域,則可能為未來成長帶來重大推動力。對於投資者而言,微軟的短期股價仍將受到AI與雲端業務驅動,而量子計算則屬於長期潛在催化劑,未來幾年值得密切關注其技術進展。
新聞資訊
微軟的Majorana 1有什麼突破?
微軟宣布其首款量子計算晶片 Majorana 1,採用 拓撲量子位(topological qubits),這是一種更穩定的量子位技術。微軟表示,為了構建此晶片,他們必須創造出一種全新的 「拓撲態」物質。
這款晶片的核心技術包括:
- 使用八個拓撲量子位,與傳統量子位相比,更具抗干擾能力。
- 材料技術突破:透過銦砷化合物(indium arsenide) 和鋁(aluminum),實現超導特性,確保更高效能的量子計算。
- 精密製造:微軟採用 逐個原子噴塗技術,確保材料的精確排列,這也是開發這種特殊物質態的關鍵。
這標誌著微軟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重大進展,與Google、IBM等競爭對手的技術路線不同。
微軟的量子計算戰略如何影響未來?
微軟的目標是 開發具商業價值的量子計算機,最終達到百萬量子位的規模。目前Majorana 1不會透過Azure雲端提供,但微軟計畫與國家實驗室和大學合作,進行深入研究。
執行副總裁 Jason Zander 表示,微軟希望在達到數百個量子位之後,再談論商業化應用,預計這一進程將在未來幾年內完成,而非幾十年。
此外,微軟的 量子運算未來將與AI技術結合,例如用於新藥開發、材料科學等領域,大幅提升計算能力,甚至能夠「發明」新型分子或藥物。
投資市場如何看待量子計算的發展?
市場對量子計算的興趣濃厚。例如,量子運算公司 IonQ(IONQ) 和 Rigetti Computing(RGTI) 在2024年的股價分別飆升 237% 和近1500%,顯示投資人對該技術潛力的高度期待。
此外,微軟的 Azure Quantum 已經提供IonQ和Rigetti的量子晶片運算資源,未來微軟的自研量子晶片也可能登陸Azure,甚至有望在2030年前對外開放。
Zander強調,量子運算不會是一個獨立產業,而是會增強微軟的AI業務,幫助創造新數據,提升機器學習能力,為企業用戶帶來更強大的計算能力。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FOMC紀錄出爐,標普再刷歷史高!(2025.02.20)
【美股研究報告】微軟FY25Q2財報揭曉,Azure差強人意,股價跳空下跌!
【美股新聞】微軟宣布2025進入「量子準備」,3檔量子概念股回神狂漲!
【美股新聞】微軟逆風預告量子時代來臨,籲企業須為量子計算準備!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