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中國AI公司DeepSeek公開旗下V3與R1模型的營運數據,聲稱每日理論利潤率可達545%,且AI訓練成本僅600萬美元,遠低於OpenAI等美國競爭對手。這項消息震撼市場,讓投資人開始質疑美國AI企業高昂的運營成本是否合理,進而可能影響股價表現。
輝達(NVDA)的股價可能受到短期承壓,因為DeepSeek主要使用H800晶片,而不像美國AI公司依賴更昂貴的H100或A100晶片。如果市場認為較低成本的晶片已經能滿足AI推理需求,可能影響市場對高性能晶片的需求預期,進一步影響輝達未來的成長潛力。
此外,微軟(MSFT)與Alphabet(GOOGL)作為OpenAI的主要投資方,面臨市場對其AI商業模式的重新評估。如果DeepSeek能以較低成本達到類似甚至更好的效果,OpenAI的商業價值可能受到挑戰,進而影響微軟和Alphabet的AI相關業務與股價。
新聞資訊
DeepSeek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DeepSeek於GitHub發文披露,其V3與R1模型的「推理成本」(Inference Cost,即模型運行費用)每日約為87,072美元,而理論每日營收可達562,027美元,換算年收入可達2億美元。然而,該公司也承認實際收入低於此數字,原因包括:
- V3模型運營成本較低
- 並非所有服務都能變現,部分仍提供免費使用
- 開發者在非高峰時段支付較低費用
DeepSeek如何壓低AI運營成本?
DeepSeek表示,其訓練模型的GPU成本不到600萬美元,遠低於OpenAI等競爭對手投入的數十億美元。該公司主要依賴Nvidia的H800晶片,而美國AI公司則需使用更昂貴的高性能晶片。這使得投資人對於OpenAI等美國公司「砸重金買頂級晶片」的策略產生疑問,進而影響美股AI股價。
這對美股AI企業有何影響?
DeepSeek在全球範圍內崛起,使AI產業競爭格局變得更加複雜。1月時,DeepSeek的AI聊天機器人應用程式一度超越ChatGPT,成為美國iOS App Store免費榜冠軍,導致美股AI相關企業股價下跌。現在,DeepSeek公開營運成本數據,可能進一步引發市場對美國AI企業商業模式的質疑。
延伸閱讀:
【關鍵趨勢】DeepSeek重塑AI產業格局,硬體受挫,換應用起飛!
【美股新聞】馬斯克推出Grok 3,聲稱超越OpenAI與DeepSeek,有望推動股價上漲?
【美股研究報告】賽富時FY26Q1財報不及預期,盤後股價下挫,Agentforce能力挽狂瀾嗎?
【美股研究報告】輝達Nvidia已是強弩之末?DeepSeek衝擊過後能否重返榮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