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 Shutterstock
關稅造成美股劇烈波動,軟體與AI安全產業展現投資吸引力
2025 年,美國對外貿易政策轉趨強硬,川普政府再度執政後迅速實施新一輪關稅措施,對全球各國貿易夥伴課徵更高關稅,涵蓋汽車、鋼鐵、太陽能模組、電子零組件等多項商品。此舉造成美股市場出現劇烈板塊輪動,也加速企業供應鏈本地化與製造回流的趨勢。儘管整體市場面臨不確定性,但部分不依賴進出口物流、且屬於美國經濟自主關鍵推動力的「軟體與AI安全」產業,反而展現出強勁韌性與投資吸引力。
四項評估維度與五大潛力標的,篩選潛力投資名單
我們使用以下四項評估維度判斷企業對關稅的敏感性與受惠程度:
- 供應鏈依賴度:是否需依賴高關稅國家 ( 如中國 ) 製造與進口硬體。
- 本土化程度:研發、營運是否主要設於美國,具備地緣優勢。
- 業務模式:是否採訂閱或數位服務,不涉及實體產品流通。
- 政策風向與產業定位:是否與AI創新、教育科技、數位轉型等政策主軸吻合。
從以上判斷標準,我們篩選出以下五檔「軟體與AI安全」產業中的焦點個股,作為 2025 年關稅衝擊下的潛力投資標的:
Uber Technologies (UBER)
Uber作為全球最大共享出行與物流平台,核心業務包括叫車、外送與物流配送。其業務高度數位化,收入主要來自平台抽成,不涉及硬體製造或進口。
2025年Uber擴展AI自動駕駛、物流優化技術,有望降低成本結構並強化邊際利潤。雖然司機與車輛面向仍受地方法規影響,但整體而言受關稅影響極低。預估2025年營收年增率超過15%,自由現金流逐年改善,長期具平台網路效應。

Intuit (INTU)
Intuit為財務與稅務管理軟體龍頭,旗下擁有TurboTax、QuickBooks等多款主力產品,客戶涵蓋個人與中小企業。其產品完全數位化,營運中心設於美國,加上IRS稅務合規政策與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推動,使其受惠於政策紅利與AI助理導入。2025年預估EPS年增20%以上,SaaS收入穩定且續約率高,是具備高度抗關稅性質的現金流型成長股。

ServiceNow (NOW)
ServiceNow提供企業工作流程自動化與IT服務管理,屬於企業數位轉型關鍵基礎設施之一。平台完全雲端化,無硬體依賴,其客戶遍及政府、金融與醫療領域,對景氣循環免疫力強。從此次的關稅事件可以觀察到企業對供應鏈快速應對的需求大幅上升,因此對 ServiceNow 系統產生高度興趣,未來可望加速導入,進一步帶動公司成長動能。
2025年將進一步推進AI流程代理人功能,提升單一客戶平均收入,預估營收年增24%、營業利潤率穩步上揚,為軟體產業中兼具規模、續航力與政策契合度的代表。

Duolingo (DUOL)
Duolingo以遊戲化語言學習為核心,平台用戶遍及全球。其產品完全數位化,不涉關稅,且AI語音生成技術強化用戶體驗後,付費轉換率顯著提升。公司亦逐步跨足K12與教育科技、音樂及西洋棋領域,切中政府對教育普及與數位學習的政策訴求。
另外,AI時代讓產品升級速度加快,雖前期有AI相關開發成本,但長期效益顯著,隨著收入增加,賺到的錢也會變多,獲利能力提升得更快。預估2025年營收年增逾3成,EPS可望大增近60%,Duolingo 可謂是典型的抗關稅高彈性成長股。

Fortinet (FTNT)
Fortinet專注於網路安全與防火牆解決方案,近年積極轉型為軟體訂閱與雲端服務導向。儘管部分產品仍涉及硬體設備,但其FortiOS平台與AI驅動威脅監控已成長為主要毛利來源。
公司亦持續加強邊緣網路與工業資安部署,搭配美國對網安重視日增,具政策受惠潛力。2025年營收預估年增15%,高毛利與經常性收入占比持續提升,抗關稅能力強,其股價已從 4 月低點漲約 30%,與歷史高點相距不到 8%,產業趨勢明確下,創新高指日可待。

儘管上述個股具備較低關稅敏感度,但仍需注意以下風險:
- 軟體與AI產業估值偏高,如DUOL超過預估本益比超過150,若利率維持高檔,或獲利成長性趨緩,可能導致評價壓縮。
- 部分業務如Uber之車隊維運仍需仰賴進口車輛與油價變動。
- 教育與中小企業支出具經濟循環敏感度,景氣若急劇放緩,可能影響訂閱成長動能。
軟體與AI安全產業相對抗震,關稅時代下投資人可策略布局
整體而言,軟體與AI安全產業在當前關稅政策下,具備「非實體、具續航、政策導向明確」三大特性,是抗震與攻守兼備的理想配置方向。Uber、Intuit、ServiceNow、Duolingo、Fortinet五家企業各自代表不同應用場景與商業模型,建議依照投資人風險屬性靈活配置:
- 穩健型:配置Intuit與Fortinet,享受穩定經常性收入與自由現金流。
- 成長型:偏重Duolingo與ServiceNow,擁抱AI變革與結構性需求上升。
- 均衡型:將Uber納入長期平台轉型與物流優化的策略核心。
整體而言,與其預測政策走勢,不如掌握產業底層結構的確定性。選擇不依賴進口、不懼關稅、反而能擁抱創新與訂閱經濟的企業,才是在地緣與制度變動時代的勝出之道。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