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勢】美股繼續挺進,標普續刷新高!(2025.07.01)

大盤解析

隨著 7/9 川普對等關稅暫緩期限將近,歐盟願意接受川普提出的統一 10% 關稅方案作為達成貿易協議的基礎,不過需美國對製藥、酒精、半導體與商用飛機等關鍵行業設定較低稅率。歐盟貿易負責人 Maros Sefcovic 將於本週帶隊赴美談判,市場樂觀看待此發展。然而,川普稱將對日本出口至美國的產品課徵新一輪關稅,係因日本拒絕進口美國稻米,而先前川普也提到美日汽車貿易不公,暗示將維持 25% 關稅,兩國在稻米及汽車方面出現嚴重分歧。
不過整體而言,市場對關稅戰疑慮有限,加上經濟數據疲軟(達拉斯聯儲商業活動萎縮、芝加哥PMI指數回落)而推升降息預期,美股主要指數全面上漲,標普加油那指續刷新高。
類股方面,能源股因油價持續疲弱而收黑,非必需消費品因亞馬遜(AMZN)及特斯拉(TSLA)股價下跌而表現居末,其餘類股全數收紅。其中,資訊科技類股領漲,主要收惠榮(HPE)因美國司法部就其 130 億美元收購瞻博網路(JNPR)的訴訟達成和解所帶動,股價上漲11%;Oracle(ORCL)宣佈簽署多項大型雲端服務協議,其中一項預計從 2028 財年開始貢獻一年 300 億美元的營收,帶動股價上漲 4%。
 

焦點新聞

總經

歐盟與美國緊急協商關稅問題,強調不讓科技監管讓步

歐盟貿易事務專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本週將赴華府與美方高層協商,以避免美國於7月9日對歐盟商品加徵更高關稅。他強調歐盟希望達成「雙方公平」且有利企業預測的貿易協議,同時歐盟堅持不會在談判中調整其針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法規,包括《數位市場法》(DMA)與《數位服務法》(DSA)。儘管美方關切相關立法對美企影響,但歐盟立場強硬,拒絕任何外國政府干預其立法自主權。

歐盟盼透過談判爭取汽車、半導體、鋼鋁等關鍵產業的關稅減免,避免貿易緊張升級成報復性行動。

  • 關稅談判進入關鍵階段
    歐盟貿易專員本週將與美國貿易代表與商務部長會談,力圖在7月9日前敲定避免加稅的協議,目前已收到美方初步草案。

  • 歐盟拒讓科技監管讓步
    歐盟重申《DMA》與《DSA》不會納入談判,並已對蘋果 (AAPL) 與Meta (META) 開罰,強調外國壓力不會改變其法規實施。

  • 針對美國關稅爭取豁免
    歐盟尋求降低美國對汽車、鋼鋁產品的25%與50%高額關稅,並希望爭取部分商品配額與關稅豁免。

  • 美方對歐數位稅態度強硬
    美國曾因加拿大採行類似歐盟的數位稅而中止談判,並將焦點轉向歐盟科技監管政策的潛在影響。

  • 歐盟力推產業公平競爭
    歐盟不僅強化對美企如Alphabet (GOOGL)、Amazon (AMZN)、Microsoft (MSFT) 的監管,也明確表態保護本地市場公平競爭。

 

加拿大撤數位稅換取美加貿易談判重啟,美科技巨頭受益

加拿大宣布撤回對美國科技企業徵收的數位服務稅(DST),使得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得以重新啟動。此舉被白宮解讀為對美國施壓策略的重大勝利。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後確認取消稅收計畫,雙方同意在7月21日前達成新協議。原本擬議的3%數位稅針對如亞馬遜 (AMZN)、Meta (META)、Google (GOOGL)、蘋果 (AAPL) 等美國科技公司,現已正式中止。

此轉折不僅促進市場情緒、美股創新高,也突顯美國貿易施壓手段對盟友政策轉向的實際影響。

  • 加拿大數位稅政策急轉彎
    原定7月1日上路的數位服務稅遭全面取消,加拿大財長將提出立法廢除相關法案,原計劃對美科企收取自2022年起的營收稅。

  • 美方施壓奏效
    川普於G7會議上要求撤稅,隨後中止與加拿大談判並威脅加徵新關稅。加拿大迅速讓步,川普與幕僚皆視此為外交勝利。

  • 美股與談判氣氛回暖
    數位稅取消消息激勵美股創高,市場看好美國與加拿大在7月9日關稅調整前達成貿易協議,避免11%至50%的加徵關稅生效。

  • 內部壓力與政治爭議升溫
    加拿大商界普遍支持撤稅決定,認為有助經濟穩定;但反對黨批評總理違背選前「對抗川普」的承諾,質疑是否為對美過度妥協。

  • 美方強硬立場未變
    美國財政部與貿易代表皆強調,未如期達成協議者仍將面臨更高關稅,是否延後僅由川普本人決定,施壓策略持續上演。

 

川普批評日本拒買美國稻米,貿易談判受阻,7月9日關稅風險升高

美國總統川普公開批評日本不願進口美國稻米,形容其為對美國的「寵壞行為」,使美日貿易談判前景蒙上陰影。川普警告若在7月9日前未達協議,將通知各國恢復4月2日所宣布的11%至50%高關稅水準。財政部長貝森特強調,只有川普本人能決定是否給予展延,且對貿易夥伴需持續施壓。

在此敏感時刻,日本與歐盟皆在尋求避免全面加稅,卻也堅持自身利益立場,反映出美國「高壓談判」策略正在引發全球供應鏈與經濟政策的再調整。

  • 川普點名日本稻米與汽車貿易不公平
    川普不滿日本不進口美國稻米,並批評其汽車貿易不對等,稱將發函警告關稅上調,儘管仍強調「尊重日本」。

  • 關稅調升期限迫近
    7月9日是暫時10%關稅恢復至11%-50%的最後期限,美方準備針對未積極協商的國家實施新稅率。

  • 財政部放話維持壓力
    貝森特稱「即使誠意談判也不保證延期」,將在期限前出現大量協議,否則將重回高關稅水準。

  • 日本堅守國家利益
    日本首席談判代表赤澤良成表示將持續談判,但若25%汽車關稅延續,恐對日本經濟造成重大衝擊。

  • 歐盟與英國示範「10%協議」模式
    歐盟接受10%對等關稅為協商基準,並尋求美方在半導體、航太等領域降稅;英國則以接受汽車稅換取牛肉與引擎市場准入。

 

川普巨額財政支出法案引發債市動盪,外資加速撤離美債轉向歐洲與亞洲

隨著川普政府推動的「大而美法案」即將在參議院過關,市場對美國赤字膨脹與通膨預期升溫,促使全球投資人重新評估美債部位。儘管美國國債曾為全球避險首選,但在稅改與關稅政策激起波動後,外資對美債興趣明顯下降。近期日本與歐洲投資人已開始轉向德國、法國與亞洲等市場尋求穩定收益與資本保值。

外界普遍預期川普此法案將推高美國債務至新高,加劇長期利率上揚壓力,使美債殖利率曲線進一步變陡,為投資人帶來更多重新配置的誘因。

  • 赤字與債務風險推升避險需求
    川普法案將使美國債務增加3.3兆美元,穆迪已在5月下調美國信評,引發市場對通膨與信用風險的擔憂。

  • 外資縮減美債持倉明顯
    根據TIC數據,4月外資從美國短中長期債市淨流出達142億美元,日本為最大持有國(1.13兆美元),其次為英國與中國。

  • 資金轉往歐洲與亞太債券
    投資人看好德國與法國債市表現相對穩健,尤其德國為G7中唯一債務占GDP比重低於100%的國家,具避險吸引力。

  • 美債殖利率曲線趨陡
    10年期美債殖利率自4月以來波動劇烈,最高達4.629%;投資人預期未來長端利率將進一步上揚以反映風險。

  • 分散配置成新常態
    分析指出,外資減持美債非全面撤出,而是基於多元分散考量,亞洲與新興市場成為重要資金流向。

 

個股

馬斯克猛烈抨擊川普「舉債法案」,揚言推翻支持議員並籲成立新政黨

特斯拉 (TSLA) 與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週一再次重砲抨擊川普政府提出的稅改與支出法案,形容其為「債務奴役法案」,並誓言將在2026年初選中推翻任何曾承諾削減開支卻支持此案的國會議員。馬斯克曾捐近3億美元支持川普競選與保守派候選人,此次轉而與川普決裂,不僅公開點名自由核心小組成員,也呼籲成立「真正關心人民」的新政黨。

法案將提高美國債限5兆美元,削減潔淨能源補貼,改為支持燃煤產業,進一步觸怒馬斯克,尤其其企業利益受直接影響。

  • 馬斯克反對巨額支出立場明確
    馬斯克形容此法案為「瘋狂又具破壞性」,稱支持者應「感到羞恥」,並誓言在下一次選舉中「讓他們下台」。

  • 川普與馬斯克關係破裂
    曾任川普政府節支顧問的馬斯克,此次強烈反對核心法案,與川普間裂痕加深,公開在X平台互嗆。

  • 財政與產業政策矛盾激化
    法案提高債限5兆美元、削減太陽能與風力補貼,引爆馬斯克不滿,因特斯拉能源部門正營運相關技術。

  • 馬斯克籲建新政黨
    馬斯克諷刺美國為「豬頭黨統治的一黨國家」,主張創建新政黨,與當前兩黨路線決裂。

  • 初選威脅直指共和黨保守派
    馬斯克點名馬里蘭州的Andy Harris與德州的Chip Roy,批評其自稱「自由派」卻投票支持增加債務法案。

 

Meta成立Superintelligence Labs加速AGI研發,豪擲140億美元搶才佈局AI戰局

Meta(META)執行長馬克·祖克柏成立新AI部門「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由前Scale AI執行長Alexandr Wang擔任首席AI長,並與前GitHub執行長Nat Friedman共同領導。此舉標誌著Meta進軍人工通用智慧(AGI)的全新階段。面對Llama 4模型反應不佳與人才外流壓力,祖克柏正以高達1億美元簽約金,搶奪OpenAI與Anthropic等對手的核心人才。

新部門將專注開發基礎模型與應用研究,目標整合至Meta AI App、智慧眼鏡與廣告工具,爭取AGI技術商轉與長期競爭力。

  • 成立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eta正式組建「超智慧實驗室」,由Alexandr Wang與Nat Friedman領軍,專責AGI研發與應用產品推進。

  • 重金挖角對手人才
    Meta以1億美元簽約金搶奪OpenAI、Anthropic、DeepMind研究員,並延攬SSI共同創辦人Daniel Gross加入。

  • 投資規模與佈局擴張
    Meta斥資143億美元投資Scale AI,同時試圖併購Safe Superintelligence(未果),進一步擴大全球AI佈局。

  • 產品應用導向明確
    新實驗室將開發可應用於Meta AI App、影像轉影片廣告工具與智慧穿戴設備的AGI核心技術。

  • 投資人信心上升
    Meta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達747.90美元,與微軟、輝達 (NVDA) 並列AI熱潮最大受益者之一,反映市場看好其AI轉型策略。

 

Oracle雲端簽下年度300億美元大單,股價創歷史新高

Oracle(ORCL)股價大漲4%,刷新歷史高點,主因一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文件揭露,公司簽署一項重大雲端合約,預計自2028財年起每年貢獻逾300億美元營收。執行長Safra Catz預計在週一內部會議中對此正式說明,並指出Oracle於2026財年表現強勁,MultiCloud資料庫收入成長超過100%。
受益於雲端業務成長與AI基礎建設需求激增,Oracle股價今年累計已漲逾33%,市場看好其長期營收潛力與技術佈局。
  • 年度300億美元雲端合約落地
    Oracle簽署一項將自2028財年起每年貢獻逾300億美元的大型雲端服務合約,為公司未來營收帶來重大推力。
  • 雲端與AI業務持續擴張
    公司MultiCloud資料庫營收年增超過100%,並與OpenAI、SoftBank成立Stargate計畫,布局全球AI基礎建設。
  • 中東與IBM合作強化全球化策略
    Oracle正於阿聯酋發展AI業務,同時與IBM建立新AI合作關係,拓展技術與雲端服務版圖。
  • 不影響短期財測
    儘管新合約體量驚人,但不會影響2026財年的指引,顯示公司對短期穩健營運仍具信心。
  • 股價創高反映市場樂觀
    股價年初至今上漲超過33%,近期財報亮眼,市場普遍看好Oracle作為AI與雲端整合服務提供者的競爭地位。

 

Joby Aviation向阿聯酋交付首架飛行計程車,股價飆升12%邁向2026年商轉

Joby Aviation(JOBY)股價週一大漲約12%,原因是其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行器已正式交付至阿聯酋,並完成載人飛行測試,朝2026年在杜拜啟動空中計程車服務邁進。該項目基於Joby與杜拜道路與交通管理局(RTA)於2024年簽署的合作協議,賦予Joby在杜拜六年獨家營運權。
公司同時積極拓展中東市場,並於6月獲得沙烏地阿卜杜拉·拉提夫·賈米爾(Abdul Latif Jameel)投資約10億美元,為Joby未來成長提供資金與區域支持。
  • 杜拜首架eVTOL交付並完成測試
    Joby已將首架eVTOL飛行器交付至阿聯酋,並完成飛行測試,為2026年商轉計畫打下基礎。
  • 獨家營運權與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
    Joby擁有杜拜六年獨家空中計程車營運權,已開始建設垂直起降場(vertiport),首站選址杜拜國際機場,其他站點涵蓋市中心與棕櫚島等。
  • 拓展至阿布達比與沙烏地阿拉伯
    公司在2024年與阿布達比三個政府部門簽署合作協議,並獲沙國企業注資10億美元、訂購最多300架eVTOL。
  • 股價年漲逾32%,市值突破90億美元
    投資人看好Joby布局中東市場與商轉潛力,推升其股價與估值,反映對未來增長的高度期待。
  • 政策利多助攻產業發展
    川普政府6月簽署行政命令,啟動電動飛行計程車試點計畫,為產業未來發展與法規鋪路。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美股多頭馬車繼續挺進,趨勢一旦形成,這股力量短期內較難扭轉。如先前所說,在川普 4/2 公布對等關稅後暴跌的 V 型反轉,大部分皆由散戶的力量撐起,機構持股水位尚淺,有望為後續提供上漲火種。再者,川普的關稅及稅改法案、尚未祭出的去監管政策、下半年有望再度降息,以及 AI 技術革新的推進,可望繼續引領美股上行。
展望本週,美國今日將公布 6 月 ISM 製造業數據、5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週四將公布 6 月非農就業人數及失業率,以及 6 月 ISM 服務業指數;特斯拉將在 7/2 公布 25Q2 交車數據;另外,7/3 美國獨立紀念日前夕將提前 3 個小時休市、7/4 美國獨立紀念日休市一日。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亞馬遜進入AI轉型關鍵期,AWS回溫、Kuiper升空、機器人自動化重塑營運體系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