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上週五美國公布非農就業數據,從前值 12.5 萬人上升至 15.1 萬人,略低於市場預期的 16 萬人;失業率則從 4.0% 提升至 4.1%,略高於預期的 4.0%。就業狀況雖差強人意,但整體具有韌性。雖然美股早盤反映川普關稅政策的反覆與對經濟的不安而較為弱勢,不過隨著聯準會主席鮑爾演說中表示美國經濟依然穩健,給予市場信心,加上俄國總統普丁已準備好在特定條件下與烏克蘭停火,美股主指全面反彈收紅,其中費半上漲逾 3%。就整週來看,標普 500 指數創去年 9 月以來最差單週表現,其中金融、非必需消費品及資訊科技表現最為疲弱。個股方面,輝達 (NVDA) 及特斯拉 (TSLA) 週跌幅皆 10% 左右,科技七雄中僅 Google (GOOGL) 逆勢收紅約 2%。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2月就業成長放緩,聯邦裁員效應尚未完全顯現
美國2月非農就業新增 151,000 人,低於市場預期的 170,000 人,失業率升至 4.1%。儘管就業市場仍具穩定性,勞動參與率降至 62.4%,顯示部分勞工退出市場。此外,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 (DOGE) 進行大規模聯邦裁員,2月減少 10,000 個聯邦政府職位,更多影響預計在3月數據中反映。雖然醫療、金融與運輸業帶動部分成長,但市場對經濟前景仍存不確定性。
重點摘要:
- 非農就業增長低於預期
2月新增 151,000 個就業機會,雖優於經修正後的1月數據 125,000,但低於市場預測的 170,000。 - 聯邦裁員影響尚未完全體現
受 DOGE 政策影響,聯邦政府裁員 10,000 人,總體政府就業卻增加 11,000,但更多裁員影響將反映於3月數據。 - 勞動市場結構性疲弱跡象浮現
勞動參與率降至 62.4%,創2023年1月以來新低,勞動力總數減少 385,000 人,反映部分工人退出市場。 - 部分行業仍持續增長
醫療業新增 52,000 人、金融業 21,000 人、運輸與倉儲業 18,000 人,社會援助業 11,000 人,但零售業減少 6,000 人。 - 市場關注經濟與政策不確定性
受貿易與裁員政策影響,市場仍充滿不確定性,未來數據將是經濟是否放緩的關鍵指標。
聯準會將暫停動作,觀察川普政策影響
聯準會主席鮑爾週五表示,在川普政府推動貿易、移民、財政與監管政策變革的同時,聯準會可以等待更明確的經濟信號,再決定是否調整利率。雖然市場預期今年將有三次降息,但鮑爾強調政策不會預設路徑,目前的貨幣政策足以應對經濟風險。此外,儘管2月非農就業數據低於預期,鮑爾仍認為勞動市場穩健,且通膨正逐步回到 2% 目標。
重點摘要:
- 聯準會強調耐心觀望,不急於降息
鮑爾表示,面對政策不確定性,聯準會將等待更清晰的經濟影響,而非依市場降息預期行動。 - 市場預期今年降息三次,與鮑爾立場不完全一致
交易員根據 CME FedWatch 預測 6月開始降息,全年總降幅預計達 0.75 個百分點,但鮑爾未明確支持此預測。 - 通膨仍具不確定性,聯準會關注物價變動
12個月通膨率為 2.5%,剔除食品與能源後為 2.6%,儘管通膨有回落跡象,但聯準會認為回歸目標的過程仍可能波動。 - 就業市場穩健,薪資增長跑贏通膨
2月新增 151,000 個就業機會,失業率 升至 4.1%,但鮑爾仍認為勞動市場穩固,薪資年增 4%,高於通膨率。 - 經濟仍處於“良好狀態”,但貿易政策帶來風險
鮑爾認為美國經濟「處於良好位置」,但市場對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存在疑慮,這可能影響未來通膨與消費行為。
川普澄清聯邦裁員權限,內閣部長將主導決策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表示,聯邦政府的裁員決策將由各部門首長負責,而非完全由馬斯克及其政府效率部 (DOGE) 主導。他強調雖然削減冗員是必要的,但應精準調整,而非大規模裁撤。此舉被視為對馬斯克權力的罕見限制,因 DOGE 快速推動聯邦裁員已引發訴訟、選民不安及共和黨內部分歧。儘管如此,川普仍讚揚馬斯克的工作,並強調若部門無法自行削減人力,馬斯克將介入執行裁員。
重點摘要:
- 川普重申內閣部長擁有最終裁員權
川普表示,各部門首長應自行決定裁員名單,而非由 DOGE 全權負責,但仍需與馬斯克合作以縮減支出。 - DOGE 裁員計畫引發爭議與法律挑戰
快速削減數千名聯邦員工,甚至考慮關閉部分機構,導致共和黨內部分歧及選民強烈反彈,部分議員要求提高透明度。 - 馬斯克與國會共和黨人會談,試圖緩解壓力
馬斯克週三與 參議院共和黨人閉門會談近兩小時,試圖安撫對選民反應擔憂的議員,並強調政府開支的改善機會。 - 川普仍支持裁員,但強調策略性削減
他形容內閣部長應「用手術刀,而非斧頭」來削減人力,但若進展不夠快,「馬斯克將介入」。 - 聯邦裁員計畫持續推進,影響尚待觀察
隨著裁員行動加速,政府機構、選民與國會的回應將影響政策的未來走向。
川普威脅對俄羅斯實施大規模制裁,施壓烏克蘭和平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威脅對俄羅斯實施大規模銀行制裁與關稅,直到俄烏達成停火與最終和平協議。此舉標誌著川普政府對俄政策的重大轉變,儘管此前曾削減對烏軍事援助並限制情報共享。財政部長 貝森特 (Scott Bessent) 亦強調,美國將「全力以赴」運用制裁作為談判槓桿。烏克蘭總統 澤倫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y) 則呼籲立即停火,並強調烏克蘭始終致力於和平。
重點摘要:
- 川普轉變立場,威脅加大制裁施壓俄羅斯
川普在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俄軍正在「猛烈攻擊」烏克蘭,因此美國考慮對俄銀行、能源與貿易實施大規模制裁與關稅,以迫使雙方談判。 - 美國近期削減對烏軍援,歐洲承諾持續支持
近期川普政府暫停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與情報共享,引發歐洲盟友不安。法國總統 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週三重申,即便美國不再支持,歐洲仍將繼續協防烏克蘭。 - 俄羅斯空襲烏克蘭,澤倫斯基再度呼籲和平
俄羅斯一夜間發射近 70 枚飛彈與 200 架無人機,重創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澤倫斯基呼籲停火,並強調烏克蘭願意談判,但希望迫使俄羅斯先行停戰。 - 財政部長貝森特:美國將「全力以赴」利用制裁談判
貝森特表示,美國將制裁作為外交槓桿,強調拜登政府對俄能源制裁力度不足,未能有效削弱俄羅斯的戰爭資金來源。 - 川普政府的外交策略仍存變數
雖然川普威脅制裁俄羅斯,但此前他對烏克蘭的態度強硬,未來美國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個股
博通Q1業績超預期,AI需求持續推動成長
博通 (AVGO) 公布強勁的第一季財報,營收與獲利均超市場預期,顯示人工智慧 (AI) 需求依舊旺盛。該公司營收達 149.2 億美元,年增 25%,並預測本季營收將達 149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此外,AI相關營收大增 77%,顯示博通在AI市場的強勁動能。財報公布後,股價上漲約 6%,為近期受關稅擔憂影響的半導體產業帶來提振。
重點摘要:
- 業績與展望均超市場預期
第一季調整後每股盈餘 1.60 美元,營收 149.2 億美元,皆高於市場預估的 1.49 美元 與 146.1 億美元。 - AI業務驅動成長,Q1營收暴增 77%
AI相關營收達 41 億美元,預計本季將進一步增長至 44 億美元,顯示持續強勁需求。 - 半導體業近期面臨挑戰,博通財報帶來信心
博通股價 2024 年翻倍成長,但 2025 年以來受關稅擔憂回落約 19%,相較之下,美滿科技 (MRVL) 近期因業績未達高預期暴跌 20%,博通財報有助提振市場信心。 - 積極拓展AI業務,與多家雲端巨頭合作
博通正在為三大雲端客戶開發客製化AI晶片,並與四家新客戶洽談合作,擴大市場布局。 - 市場分析師看好長期成長
美銀 (BofA) 稱博通是「AI領域的關鍵公司」,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認為該財報將緩解投資人對半導體市場的擔憂。
蘋果推遲 Siri AI 進階功能,挑戰 AI 助理市場競爭
蘋果 (AAPL) 上週五宣布,原定今年春季推出的 Siri AI 進階功能將延後至 2026 年,包括跨應用操作與個人化資訊填寫等能力。該功能原屬 Apple Intelligence 計畫的一部分,目標是讓 Siri 更具語境理解能力與自動化處理能力。這一延遲凸顯了蘋果在開發生成式 AI 語音助理上的挑戰,尤其面對 OpenAI、Google 和 Amazon 等競爭對手的快速發展壓力。
重點摘要:
- Siri 進階 AI 功能推遲至 2026 年
蘋果宣布,Siri 原計畫在 2025 年的Apple Intelligence 更新中加入跨應用操作與個人化資訊處理,但開發進度落後,預計 2026 年才會推出。 - Siri 競爭力受 AI 市場變化影響
ChatGPT 於 2022 年掀起生成式 AI 熱潮,Amazon Alexa 及 Google Gemini 也在開發更強的 AI 助理,使蘋果面臨技術落後風險。 - 部分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已上線
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的裝置已獲得更自然的對話能力、新 UI 介面與 ChatGPT 整合,但核心的 Siri 自動化功能仍未準備就緒。 - Apple Intelligence 早期版本曾遭遇 AI 內容錯誤
今年稍早,蘋果因 Apple Intelligence 生成錯誤新聞摘要,被迫關閉該功能,顯示 AI 語境理解仍存挑戰。 - WWDC 2025 可能揭露更多 Siri AI 發展計畫
蘋果預計在 WWDC 2025 (全球開發者大會) 進一步展示 Siri 升級細節,並釋出開發者測試版,以強化應用程式整合能力。
Palantir 向美軍交付 AI 戰場情報系統,強化戰略決策與打擊精準度
Palantir (PLTR) 週五宣布,將向美國陸軍交付其首批 AI 驅動的戰場情報系統 TITAN (Tactical Intelligence Targeting Access Node)。該系統作為行動地面站,能夠整合來自太空感測器的數據,提升戰略決策與攻擊精準度。Palantir 去年 3 月擊敗國防巨頭 RTX (RTX),贏得 1.78 億美元 合約,標誌著軟體公司首次成為國防硬體計畫的主要承包商。這一進展凸顯AI 在軍事應用上的快速發展,並進一步鞏固 Palantir 在國防領域的市場地位。
重點摘要:
- AI 驅動 TITAN 系統強化戰場情報處理
TITAN 作為行動地面站,可利用 AI 分析太空感測器數據,使士兵無需雲端支持即可進行情報決策,並提升打擊精準度。 - 1.78 億美元合約,擊敗國防巨頭 RTX
Palantir 去年 3 月擊敗 RTX,成功拿下合約,並成為首家主導硬體計畫的軟體公司,顯示軍方對 AI 軟體能力的高度信任。 - 與國防科技企業合作,共同開發技術
Palantir 與 諾斯洛普·格魯曼 (Northrop Grumman)、L3Harris 及 Anduril Industries 合作,整合多項技術來提升 TITAN 的作戰能力。 - Palantir 國防業務強勁成長,AI 需求帶動股價波動
公司國防業務年增長 45%,但近期股價因市場風險情緒下跌 25%,去年則受 AI 熱潮推動,全年股價大漲 340%。 - CEO 強調 AI 軍事應用的重要性
Palantir CEO 亞歷克斯·卡普 (Alex Karp) 表示,美國需要「全國共同努力」來保護 AI 技術,防止對手國家竊取與濫用。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美股上週跌幅不輕,短期而言,貿易與利率政策明朗前,市場波動可能延續。美股欲止穩,第一步可能會經歷超賣後的技術性反彈,通常在股價修正後的一兩個月內發生,3 月即可能發生,而全球貿易戰的擔憂是否已經 Price in,甚至過度反應,也是短線另一反彈因素。不過,股價能否扭轉下跌趨勢,而非僅是短暫反彈,還需觀察利率政策與經濟展望的變化,在就業數據疲軟的情況下,經濟是否仍具韌性,將扮演股市長多的重要支撐。展望本週,投資人須關注週二美國 1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週三美國 2 月 CPI 數據、週四美國 2 月 PPI 數據及週五美國 3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財報方面,週一有甲骨文 (ORCL)、週三 Adobe (ADBE) 將在盤後公布財報。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恐慌情緒蔓延,主指全面下殺!(2025.03.07)
【美股新聞】博通財報驚喜超乎預期,盤後股價猛彈12%!
【美股新聞】蘋果望2026年推出摺疊手機,真正的AI手機才正要開始!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