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解析
超微 (AMD) 資料中心晶片營收不佳,Alphabet (GOOGL) 雲端業務營收不如預期,股價雙雙下殺拖累美股早盤。不過經濟數據方面,美國 ISM 服務業指數降溫且低於市場預期,價格指數下滑,加上 ADP 非農新增就業提升,但薪資並未加速,這些有助於聯準會鷹派立場軟化,而全球貿易戰擔憂持續緩解,使避險情緒降溫,幫助美股在技術線型的關鍵支撐中反彈,最終由黑翻紅,主指全數上漲。類股方面,Alphabet 拖累通訊服務類股;美超微 (SMCI) 宣布其支援輝達 (NVDA) HGX B200 8-GPU 的最新 AI 資料中心系統已進入全面量產,緩解輝達供應鏈瓶頸擔憂,美超微、輝達分別大漲 8.0%、5.4%,同時帶動安謀 (ARM)、博通 (AVGO)、美光 (MU) 及台積電 (TSM) 等半導體族群反攻,抵銷超微財報利空衝擊,資訊科技表現最為強勢,醫療保健及房地產也表現不俗。
強勢類股
財報速覽
安謀第三財季營收增長 19%,修正全年財測盤後股價跌逾 7%
安謀 (ARM) 第三財季營收與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但因全年財測調整幅度不如投資人預期,盤後股價重挫逾 7%。儘管該公司持續受益於 v9 架構及物聯網專利費提升,但市場對其 AI 晶片業務的成長預期更高,導致股價壓力。
重點摘要:
- 第三財季營運數據優於預期
- 營收達 9.83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9.467 億美元。
- 調整後每股純益 (EPS) 為 0.39 美元,優於預期的 0.34 美元。
- 全年與第四財季財測修正
- 年營收預期修正為 39.4 億至 40.4 億美元,中位數上調至 39.9 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39.6 億美元。
- 全年調整後 EPS 上調至 1.60 美元,略高於預期的 1.57 美元。
- 第四財季營收預期為 11.75 億至 12.75 億美元,EPS 預期為 0.52 美元,均符合市場預期。
- 業務成長動能來自新技術
- 採用 v9 架構技術和 CSS 出貨量帶動營收成長 19%。
- 物聯網專利費與客製化矽資料中心專案收入顯著提升。
- 市場預期不符導致股價回落
- 投資人期待安謀上調全年財測,尤其是在 AI 伺服器晶片與智慧手機 Armv9 技術的專利收入方面。
- 公司執行長表示全年預測修正是由於財年接近尾聲,短期內無需大幅調整預測。
- 未來展望與專利策略
- 安謀將隨新設備升級調高專利費率,特別是在 AI 與智慧型手機領域。
- 投資人與分析師對 AI 市場的應用與專利成長仍抱持高期待。
高通第一財季業績優於預期,預測強勁仍難敵股價盤後跌幅
高通 (QCOM) 第一財季營收與獲利雙雙超出市場預期,並發布強勁的第二財季財測,顯示主要業務持續成長。然而,由於市場期待更高的成長動能,盤後股價仍下跌近 5%。公司對於 AI 與物聯網市場的布局,以及手機與汽車晶片需求的強勁,為未來成長提供支撐。
重點摘要:
- 第一財季營運數據超出市場預期
- 營收年增 18% 至 116.7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109.3 億美元。
- 調整後每股純益 (EPS) 為 3.41 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2.96 美元。
- 晶片業務 (QCT) 成長 20% 至 101 億美元,其中手機銷售額年增 13% 達到 75.7 億美元。
- 汽車與物聯網市場需求強勁
- 汽車業務銷售額成長 61%,達到 9.61 億美元。
- IoT 業務年增 36%,達到 15.5 億美元,包括銷售給 Meta 的晶片以及筆記型電腦的驍龍 Elite 晶片。
- 第二財季財測強於市場預期
- 預期 EPS 介於 2.70 至 2.90 美元之間,高於市場預期的 2.69 美元。
- 營收預期為 102 億至 110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103.4 億美元。
- AI 與新技術推動未來成長
- 高通晶片支持本地運行 DeepSeek R1 AI 模型,顯示 AI 模型發展更加高效且適合設備端運行。
- 基於驍龍晶片的雷朋智慧眼鏡引入更多 AI 功能,高通預期智慧眼鏡市場將規模化發展。
- 授權業務與股東回饋
- 授權部門 QTL 營收達 15.4 億美元,持續拓展與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的許可合作。
- 第一財季派發 9.42 億美元股息,並花費 18 億美元執行庫藏股。
Uber 第四季營收表現亮眼,財測疲軟拖累市場預期
Uber (UBER) 第四季營收超出分析師預期,淨利大幅成長,但第一季的預測未達市場預期,對投資人信心造成一定壓力。自駕車業務與平台成長為未來業務發展亮點,但貨運業務增長停滯仍是挑戰。
重點摘要:
- 第四季業績表現亮眼
- 營收年增 20% 至 119.6 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 99 億美元。
- 淨利達 69 億美元,包括 64 億美元稅收估值釋放收益。
- 調整後 EBITDA 年增 44%,達 18.4 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
- 平台使用率與收入穩健增長
- 第四季平台完成 31 億次出行,年增 18%。
- 月活躍用戶數年增 14%,達 1.71 億。
- 行動旅遊部門營收 69.1 億美元,年增 25%;配送部門收入 37.7 億美元,年增 21%。
- 疲軟的第一季財測
- 預計第一季預訂量 420 至 435 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435.1 億美元。
- 調整後 EBITDA 預估為 17.9 至 18.9 億美元,接近分析師預期的 18.5 億美元。
- 自駕車業務發展成未來亮點
- 宣布與 Waymo 合作,在德州奧斯汀推出自駕計程車服務,計畫逐步擴展應用場景。
- 貨運業務增長停滯
- 貨運業務收入持平於 12.8 億美元,疫情後消費模式轉變仍為挑戰。
迪士尼第一季財報亮眼 《海洋奇緣 2》助攻串流業務獲利成長
迪士尼 (DIS) 受惠於強勢票房及串流媒體業務轉虧為盈,第一季財報超越市場預期。然而,串流平台用戶數略減及傳統電視業務營收下滑仍是挑戰。未來公司將專注於股東回報與領導接班計畫的推進。
重點摘要:
- 亮眼財報與市場超預期表現
- 營收年增 5% 至 246.9 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246.2 億美元。
- 營益年增 31% 至 51 億美元,每股獲利年增 44% 至 1.76 美元,遠超預估的 1.45 美元。
- 娛樂部門與電影票房支撐成績
- 迪士尼娛樂部門營業收入增至 17 億美元,接近去年同期的兩倍。
- 《海洋奇緣 2》票房突破 10 億美元,成為迪士尼第四部達此里程碑的動畫電影。
- 串流媒體業務轉虧為盈
- Disney+、Hulu、ESPN+ 合計營益達 2.93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 1.38 億美元轉盈。
- Disney+ 用戶數季減 1% 至 1.246 億,漲價導致用戶流失。
- 其他業務與市場挑戰
- 傳統電視業務營收下降 11%,至 11 億美元。
- 體驗部門營收持平,國內樂園因颶風與遊輪成本利潤下降 5%,國際樂園收入年增 28%。
- 未來展望與領導接班計畫
- 預計 2025 會計年度每股獲利實現高個位數成長,串流部門營收增加 8.75 億美元。
- 計畫 2025 財年回購 30 億美元股票,並根據財報表現增加股息。
- 執行長艾格將於 2026 年底合約到期,迪士尼承諾在 2026 年初宣布接班人選。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 1 月服務業擴張放緩 ISM 指數不及預期
1 月美國服務業活動有所放緩,ISM 非製造業指數降至 52.8,低於市場預期。儘管需求成長趨緩可能影響商業活動,但價格指數下滑有助於抑制通膨。就業指數略有提升,顯示勞動市場仍具韌性。
重點摘要:
- ISM 指數顯示需求放緩
- 1 月非製造業指數降至 52.8,低於市場預期的 54.2。
- 新訂單指數報 51.3,創下 7 個月低點,反映需求疲弱。
- 價格指數下滑 緩解通膨擔憂
- 1 月價格指數自前值 64.4 降至 60.4。
- 需求減弱有助於通膨壓力緩解,聯準會對通膨控制持正向態度。
- 就業與經濟成長趨勢
- 僱傭指數報 52.3,較上月的 51.3 上升,顯示就業情況改善。
- 標普全球服務業 PMI 終值 52.9,低於去年 12 月的 56.8,預估 1 月經濟成長率約 1.6%。
- 市場與政策的不確定因素
- 經濟學家擔憂關稅政策與貿易問題可能增加物價壓力。
- 惡劣天氣影響業務與生產,但對短期市場影響有限。
美國 1 月 ADP 就業報告超預期 就業市場展現韌性
美國 1 月 ADP 就業報告顯示民間企業就業人數增幅達 18.3 萬人,高於預期的 14.8 萬人,顯示勞動市場持續擴張。然而,就業成長主要集中於服務業,商品生產行業則呈現萎縮現象。此結果為聯準會未來利率政策增加變數。
重點摘要:
- 就業成長超預期
- 1 月新增 18.3 萬個民間就業職位,創去年 10 月以來最大增幅。
- 高於市場預期的 14.8 萬人及去年 12 月修正後的 17.6 萬人。
- 服務業推動就業成長
- 服務業新增 19 萬就業人口,主要集中於貿易、交通運輸與休閒飯店業。
- 製造業減少 1.3 萬人,反映商品生產行業疲弱。
- 薪資增長持續
- 在職員工薪資年增 4.7%,較上月增加 0.1 個百分點。
- 雖薪資成長放緩,但雇主仍保持招聘意願,裁員情況較少。
- 勞動市場分化現象顯現
- 消費者導向產業推動招聘,但商業服務及生產領域相對疲軟。
- ADP 經濟學家警告,強勁表現可能掩蓋結構性不平衡。
- 非農報告為政策關鍵
- 市場預期 1 月非農新增 15.4 萬人,失業率維持 4.1%。
- 非農數據將成為聯準會未來降息與利率決策的重要參考指標。
個股
特斯拉與小鵬領航中國汽車市場,零息購車成新年焦點
中國車市開年即展現激烈競爭態勢,特斯拉 (TSLA)、小鵬及廣汽豐田等車企紛紛推出零息購車、價格直降等優惠策略,搶占市場先機。此舉反映車企面對市場增長壓力,透過促銷政策強化銷售動能,也預示著未來市場將持續捲動。
重點摘要:
- 特斯拉重磅優惠強攻 Model 3 市場
- 推出史上首次「保險補貼」與「五年零息」政策,補貼 8,000 元後起售價為 22.75 萬元。
- 2024 年中國銷量年增 8.8%,但增幅遠低於市場整體 226% 的成長率。
- 廣汽豐田與小鵬汽車加碼競爭
- 廣汽豐田推出「一口價」優惠,車型最高直降 4.4 萬元,並提供「零首付」、「零利息」及終身質保。
- 小鵬汽車推出五年零利息、零首付政策,小鵬 X9 貼息金額最高達 5.7 萬元,活動至 2 月 28 日結束。
- 市場競爭與車企策略應對
- 業界分析特斯拉藉新款 Model Y 的產品力自信,年初即透過政策調整強化 Model 3 銷售。
- 小鵬董事長何小鵬表示,2025 至 2027 年將是汽車行業最捲的三年,小鵬計劃每季度推出重磅新品與年度改款,搶奪市場份額。
- 行業挑戰與未來展望
- 汽車業進入高競爭階段,各大車企政策頻出,市場對新技術與車型需求提升。
- 預期中國電動車市場將持續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競爭焦點。
放大鏡觀點
美股持續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半導體股從弱勢中恢復士氣,經濟數據穩健,市場降息預期略微上升。不過整體而言,儘管半導體股信心回溫,但目前資金重點布局仍在受關稅影響較小,且 2025 年爆發機會較高的 AI 軟體及應用類股,如 Palantir (PLTR)、賽富時 (CRM)、Snowflake (SNOW),以及資安股 Palo Alto (PANW)、CrowdStrike (CRWD)。展望本週,可關注週五美國 1 月非農就業人口、失業率、2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今日焦點財報則有禮來 (LLY)、亞馬遜 (AMZN)、Cloudflare (NET) 。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勞動市場降溫,美股主指齊揚(2025.02.05)
【美股研究報告】Google 24Q4 財報後大跌逾 7%,買進機會來了?
【美股研究報告】AMD資料中心營收未達預期,DeepSeek或加劇競爭壓力,股價恐一蹶不振?
【美股新聞】ARK女版巴菲特減倉Palantir,買進這些生技股!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