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電動車市場降溫,消費電子去庫存進展緩慢,導致相關企業財報不甚理想。此外,川普的關稅威脅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若貿易戰升級,將可能影響汽車與電子產品銷量,進一步壓縮晶片需求。但是英飛凌 Infineon 受惠於匯率優勢及中國市場市占率提升,加上電源與感測系統部門因 AI 數據中心需求提升而成長,是晶片業者中發展較佳者。
投資人若考慮短線操作,應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因為市場可能對關稅消息過度反應,導致股價短期大幅波動,出現短線買點。選股上可優先考慮已經搭AI順風車的企業如英飛凌(IFNNY),在傳統半導體需求疲軟的情況下有 AI 需求撐腰。而長線投資者則應留意半導體產業的週期性變化,目前仍處於去庫存階段,但一旦需求回升,市場將迎來轉機
新聞資訊
英飛凌 Infineon 為何對未來持樂觀態度?
英飛凌(IFNNY)週二發布財測,認為儘管半導體市場仍疲軟,但憑藉有利的匯率變化及中國市場成長,2025年營收有望微幅上升,而非市場預期的下滑。該消息提振投資人信心,使公司股價創下九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然而,與 Infineon 競爭的其他晶片製造商,如恩智浦(NXP)、意法半導體及德州儀器(TXN)近期財報皆不如預期,顯示產業復甦仍充滿挑戰。
英飛凌的財務數據表現如何?
英飛凌在截至2024年12月底的季度中,營收為34.2億歐元,年減8%。其中,汽車部門營收下滑8%,而唯一成長的業務為電源與感測系統部門,因AI數據中心需求提升。淨利則從去年同期的5.87億歐元降至2.46億歐元,毛利率16.7%。然而,這些數據仍優於市場預測:分析師預估營收約32.3億歐元,淨利為2.52億歐元,毛利率14.8%。
AI晶片需求強勁,傳統半導體仍疲弱?
AI相關晶片需求熱絡,使得輝達(NVDA)等擁有AI晶片技術的公司業績大幅成長,但英飛凌這類以車用與工業設備晶片為主的企業仍面臨挑戰。隨著汽車製造商與工業設備商削減開支,傳統半導體需求持續疲弱。例如,特斯拉(TSLA)供應商意法半導體上週也下調財測,顯示市場調整庫存的影響仍未結束。
川普關稅政策對晶片產業的影響?
川普的關稅威脅主要針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而這些地區對汽車和電子產品的關稅變動將直接影響英飛凌及其他晶片業者。
-
汽車產業:如果關稅上升,電動車成本將增加,可能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進一步打擊對車用晶片的需求。
-
電子產業:中國電子製造商可能因此降低庫存水準,減少對半導體的採購,進一步壓縮需求。Infineon 財務長 Sven Schneider 明確表示,該公司目前的預測未將關稅升級的可能性納入考量,仍抱持對自由貿易的希望。然而,如果貿易戰升溫,恐將對晶片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英飛凌的未來展望如何?
英飛凌執行長Jochen Hanebeck表示,預計庫存去化後,需求復甦將會是漸進式的,不會出現爆發式成長。公司預測當季營收約為36億歐元,毛利率維持在中十幾個百分點區間。雖然AI需求強勁帶動部分業務成長,但整體半導體產業仍處於調整期,投資人需密切關注市場動向。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勞動市場降溫,美股主指齊揚(2025.02.05)
【美股新聞】巴菲特大幅買進「這檔」,持股突破35%,你也該買嗎?
【關鍵趨勢】DeepSeek重塑AI產業格局,硬體受挫,換應用起飛!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