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短期內,蘋果的機器人計畫仍處於概念驗證(POC)階段,對財報營收影響有限,市場反應也較為溫和。不過,蘋果願意在早期公開機器人研發進展,顯示該業務可能是其未來增長的新動能。投資者應關注未來幾年蘋果在智慧家庭與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突破,特別是量產時間表與市場接受度,將成為股價走勢的關鍵指標。
目前蘋果的主要營收仍來自iPhone、服務與穿戴設備,而機器人業務至少要到2028年後才可能帶來實質貢獻。若投資者看好蘋果在AI、智慧家庭與機器人技術的長期發展,可以逢低布局,長期持有,但短期內,股價主要仍受iPhone銷售、服務收入成長等因素影響。
新聞資訊
蘋果機器人發展進度如何?
根據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的研究,蘋果的機器人技術仍處於概念驗證(POC)階段,距離正式開發和量產還有很長一段路。從目前的產品開發週期推測,蘋果機器人最早也要2028年或更晚才可能進入量產階段。
不同於市場上如Tesla Bot等專注於人形機器人的方案,蘋果更關注的是如何與人互動的方式,而非外觀是否擬人化。例如,蘋果近期研究展示了一款具備智慧互動功能的檯燈機器人,能透過手勢、語音和投影技術進行操作,這或許是未來智慧家居設備的一個方向。
蘋果機器人產品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蘋果目前並未確認其機器人會以何種形式上市,但郭明錤指出,蘋果的機器人概念可能涵蓋從全人形機器人到機械臂智慧顯示幕等各種產品。
市場消息顯示,蘋果正在開發兩款不同的機器人,並有傳言指蘋果考慮推出一款可與iPad連接的機器人手臂,售價約1,000美元,預計最早2027年問世。此外,蘋果還在研發一款智慧家居中心設備,可控制家庭安全與環境系統。這些發展顯示,蘋果並非單純在競爭人形機器人市場,而是試圖打造一個更廣泛的智慧家庭生態系統。
蘋果為何公開機器人研發進展?
蘋果一向以保密著稱,但這次卻在POC階段就公開研究成果,可能有幾個主要原因:
- 吸引相關人才 – 蘋果在招聘頁面上釋出許多與機器人開發相關的職缺,尋求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及AI機器學習專家。
- 技術測試與市場調研 – 提前讓市場了解其技術方向,或許是為了確保產品符合消費者需求。
- 投資者信心與產業布局 – 讓投資人與供應鏈夥伴了解蘋果未來發展方向,為機器人業務鋪路。
蘋果能在機器人市場脫穎而出嗎?
全球機器人市場增長迅速,2024年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28億美元,並可能在2029年擴大至約4,466億美元。目前市場上的人形機器人,如Tesla Bot、Figure AI和1X Robotics,主要面臨成本與可靠性挑戰,而蘋果若能打造出更實用、可負擔的智慧家居機器人,有望占據市場一席之地。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川普緩徵新關稅,美股全面走揚!(2025.02.14)
【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24Q4駕著多頭馬車,回檔就是上車機會?
【美股研究報告】AMD資料中心營收未達預期,DeepSeek或加劇競爭壓力,股價恐一蹶不振?
【美股新聞】川普擬推互惠關稅,美國通膨恐加劇,這些產業仍有望受惠!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