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Google母公司Alphabet(GOOGL)、微軟(MSFT)、亞馬遜(AMZN)等企業,都積極佈局量子技術,長期有望領先市場,晶片製造商如輝達(NVDA)和GlobalFoundries(GFS)也可能受益於量子晶片需求上升,專注量子硬體的新創如PsiQuantum若順利商轉,相關供應鏈和合作企業也將同步受惠。然而,量子技術尚未成熟,需克服許多技術挑戰,且是否能夠商業化仍存疑,對於看好量子運算的投資者,可以觀望量子技術出現更進一步進展時,再考慮進場。
新聞資訊
什麼是量子運算?
量子運算是運用「量子位元(qubit)」進行運算的新型技術,與傳統電腦只能表示0或1不同,量子位元可同時處於0與1的疊加狀態,大幅提升計算效率。它透過量子疊加、糾纏等原理,能在極短時間內處理傳統電腦需花數千年才能完成的運算,特別適用於模擬化學反應、材料設計、藥物開發等高度複雜的計算場景,被視為下一波科技革命核心。
Google的量子運算進展如何?
Google量子AI硬體部門總監Julian Kelly在近期的專訪中表示,預計在未來五年內,量子電腦將能夠執行現有電腦無法完成的實際應用。此預測基於Google在量子錯誤更正方面的突破,顯示出打造可行量子電腦的明確路徑。目前,Google最先進的量子電腦擁有105個量子位元(qubits),但專家認為,為了實現實用應用,可能需要達到100萬個或更多量子位元。
其他科技公司在量子運算領域的動向是什麼?
除了Google之外,其他科技巨頭也在積極投入量子運算的研究與開發。微軟於今年2月推出名為Majorana的新型量子運算晶片,執行長Satya Nadella表示,為了讓這款晶片運作,必須創造出「全新的物質狀態」。此外,輝達近期舉辦了「量子日(Quantum Day)」活動,邀請亞馬遜、微軟等12家領先量子技術公司的代表,探討量子技術的未來潛力。
量子運算新創公司的發展如何?
量子運算新創公司PsiQuantum正在籌集至少7.5億美元的資金,估值達到60億美元,顯示投資者對量子技術的高度期待。PsiQuantum利用現有的光子技術,計劃在紐約的GlobalFoundries工廠生產數百萬個量子晶片。該公司與澳洲和美國政府合作,計劃在布里斯本和芝加哥建造量子電腦,目標是在2029年或更早實現可用的量子機器。
量子運算對未來科技發展有何影響?
量子電腦有望解決傳統電腦無法處理的複雜問題,例如模擬原子和分子的相互作用,這對於新材料和新藥物的開發具有重大意義。然而,儘管科技公司在量子運算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許多科學家和專家仍對該技術的實用性持謹慎態度,認為在實現功能強大且可靠的量子電腦之前,仍需克服許多技術挑戰。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表現平淡,特斯拉持續收復失土!(2025.03.26)
【美股研究報告】美光2025年HBM產能全滿!但股價為何不跟著衝?
【美股研究報告】CrowdStrike FY26Q1遇逆風,盤後暴跌逾9%,布局機會來敲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