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宮會晤,風向急變
美國總統川普與英特爾(INTC)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在 2025 年 8 月 11 日(一)於白宮舉行會晤後,川普在 Truth Social 發文稱這場與陳立武的對話「非常有趣」,並盛讚其成功故事「令人驚嘆」,態度出現 180 度反轉。受此激勵,市場情緒迅速轉為樂觀,英特爾股價盤中上漲 3.5%、盤後續漲 2.5%,目前股價來到 21.17 美元,投資人對雙方關係緩和及潛在合作的想像升溫。
這與幾天前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上週四(8/7)川普才罕見點名要求陳立武應「立即辭職」,引發市場恐慌,股價一度重挫逾 5%。事件導火線來自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的質疑,他指控陳立武在擔任 Cadence Design Systems CEO 期間,涉及向中國軍事背景大學銷售晶片設計產品,並指出他過去投資過部分與中共或中國軍方相關的企業,構成潛在國安風險。
英特爾的危機?還是轉機?
市場猜測,陳立武除澄清個人背景爭議外,可能還向白宮提出合作構想,例如加速亞利桑那州先進製程產能建置,並在未來將部分產能用於國防與航太晶片的生產,以爭取《晶片法案》資金的加速撥付與政策支持。不過,這些內容目前尚未獲得官方證實,具體細節仍有待後續觀察。
川普在自家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上表示:「我與英特爾的陳立武先生,以及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和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會面。這次會談非常有趣,他的成功與崛起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故事。陳先生和我的內閣成員將會花時間在一起商議,並在接下來的一週內向我提出建議。感謝大家對此事的關注!」陳立武預計下週將再次赴白宮與相關官員會談,屆時才可能釐清雙方合作的具體方向與可行性。

若最終能落實合作,將有助英特爾爭取高毛利、低週期波動的政府訂單,提升產能利用率,並鞏固其在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的戰略地位。
股價反彈只是一時,三大關鍵才是長期支撐
短線來看,川普態度轉向確實為市場帶來情緒修復,配合《晶片法案》帶來的補助與稅務優惠,股價有望迎來反彈。但投資人需留意,真正能推動評價中長期修復的,仍是政策與業務落地的速度與確定性。中長期觀察可聚焦三大變數:
1. 國防合約與產能落地
《晶片法案》下的 30 億美元「安全飛地」計畫,若能在未來數季轉化為穩定出貨,將為英特爾帶來多年期的高毛利訂單,並強化與美國國防部的合作深度,提升產能利用率與現金流穩定性。
2. 14A / 18A 製程接單進展
英特爾在美國同步推進多個先進節點(Intel 4、Intel 3、18A、14A),但競爭壓力巨大,能否吸引像高價值外部客戶,將直接影響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的商業可行性,以及《晶片法案》後續資金支持的信心。
3. 《晶片法案》資金撥付節奏與條件
英特爾 78.6 億美元補助中僅約 28% 已到位,餘額將依建廠進度和里程碑達成情況分期發放。任何進度延宕(如俄亥俄園區延後至 2030-2031 年投產)或未達成合約條件,都可能影響撥款時程,進而左右資本支出節奏與擴產速度。
英特爾風險猶存,切勿過度樂觀
營運面風險部分,可參考【美股焦點】川普逼宮英特爾 CEO,陳立武白宮背水一戰一文,其中已詳述英特爾在 PC 業務、資料中心與 AI 成長落後、先進製程代工競爭力、重組成本壓力及資本支出放緩等多項挑戰。而政治面風險包含以下三點:
1. 政策與預算變動
美國國會在國防與產業補助的預算分配,可能因中期選舉結果、國會政黨輪替、財政壓力或政策優先順序調整而出現變化。一旦國會在軍事與科技補助上的立場轉向,將直接影響英特爾與政府合作計畫的規模、進度與持續性。
2. 軍用轉換延誤
即便英特爾最終成功取得國防訂單,先進製程技術在轉用於軍事領域前,仍必須經過多層級、長周期的安全驗證與合規審查,涉及國防部、供應鏈安全以及最終部署測試等環節。這一過程往往以年為單位計算,時程延宕的可能性極高,短期內難以成為顯著的營收貢獻來源。
3. 川普政策走向不確定性
雖然川普近期對英特爾的態度似乎轉趨緩和,但其行事風格多變且政策立場常隨政治與經濟情勢快速調整。未來若在國安審查、科技出口、或對中貿易政策上出現轉向,可能直接或間接使英特爾的高層出現人事動盪。
白宮會晤只是開始,英特爾前路仍充滿變數
這場原本被視為「背水一戰」的白宮會晤,雖意外為英特爾爭取到化解政治壓力與獲得政策支持的契機,但真正影響股價走勢的,仍是後續合作能否落地並帶來實質營收與毛利提升。若未來數週能明確敲定國防或航太晶片訂單、《晶片法案》資金撥付加速,以及先進製程接單取得突破,股價有望進一步修復評價;然而,一旦合作僅停留在口頭承諾,或補助與訂單進度延宕,反彈行情恐淪為短暫的情緒性波動。
同時,英特爾在 PC 出貨下滑、資料中心與 AI 業務增速落後、先進節點競爭力不足、重組與資本開支壓力沉重等結構性問題,短期內仍難有根本改善,再加上川普政策走向、中期選舉與中美科技摩擦等政治變數,為中長期前景增添更多不確定性。對投資人而言,目前更適合採取觀望態度,靜待政策落實與營運數據改善後,再尋找進場時機。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