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擴權影響經濟,私營與公共領域界線模糊化?

隨著美國政府在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許多人開始質疑私營和公共部門之間的界限是否正在消失。

近期,美國白宮對經濟的影響力不斷上升,引發了關於政府與企業界關係的激烈討論。有人認為,這種情況類似於國家資本主義,或至少是工業政策的重塑,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在當前環境下,這樣的舉措是維持競爭力和保護美國產業所必需的。

起初,政府計畫建立首個美國主權財富基金,但隨後迅速擴充套件至交易、政府股份及商業運作條件。例如,特朗普政府曾要求在日鋼與美鋼合併時納入「金股」條款,並確保5500億美元的日本投資。此外,五角大廈成為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的最大股東,最近更以10%股份介入半導體製造商英特爾(Intel)。

支持者認為,這些政策是出於國家安全考量,或者是回應其他國家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他們稱這些措施有助於加強美國的領導地位,促進經濟增長,以確保美國在全球市場中的優勢。而廣泛的關稅也被視為必要的國家主導經濟政策的一部分,用以保障國內就業、平衡競爭環境以及振興美國製造業。

然而,反對者警告說,這些動作可能會造成選擇贏家與輸家的局面,甚至引發國有化的風險,幹擾自由市場運作。批評者提到「企業福利」一詞,並表達對「裙帶資本主義」及「走向社會主義」的擔憂。隨著這類交易的增加,人們擔心聯邦政府將在美國企業中獲得更多話語權,這可能為未來的政府設立先例,擴大行政權力。

最後,我們邀請讀者參加調查:您認為美國政府取得英特爾10%股份是一個好主意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看法,討論此舉如何影響市場。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