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500由少數AI巨擘帶動創新高,市場指標功能受限、投資人應重新審視經濟結構與投資策略。
美股今年在Nvidia (NVDA)、Microsoft (MSFT)、Meta Platforms (META)等科技巨頭帶動下,一路衝高,S&P 500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吸引投資人持續湧入AI相關企業。根據最新統計,指數前七大企業已佔整體市值約三分之一,導致市場高度集中,也衝擊S&P 500作為經濟領先指標的可靠性。
長期以來,S&P 500被視為反映美國經濟前景的重要指標,甚至被包括在Conference Board的十項領先指標組合中。然而,隨著AI題材獨大,投資人押注新興科技,大型成長股表現遠勝其他產業。今年前七大美股企業平均漲幅逾14%,其餘493檔平均僅約5%,形成明顯鴻溝。B. Riley Wealth首席市場策略師Art Hogan就指出,若僅看「S&P 495」,不難察覺市場對經濟前景仍存疑慮,許多成分股股價低於50日均線,更真實反映對經濟的保守態度。
市場持續聚焦AI成長動能,過度依賴少數大型科技股,使指數的『折現機制』功能遭到稀釋。多位分析師警告,當S&P 500不再能準確反映景氣週期,投資人或需重新審視過去習慣用指數研判景氣的模式,如Goldman Sachs交易員Bobby Molavi所言,「市場是否已不再是分散結構,而是只剩AI、銀行和國防三大主題?」
同時,市值集中化易導致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脫鉤:若科技股回檔,短期內將衝擊整體財富,進而影響民間消費和信心。Leuthold Group投資主管Doug Ramsey認為,近月美股強力反彈,某種程度已預防經濟陷入衰退,顯示市場財富對景氣的潛在保護力。
儘管科技巨頭加速推動AI創新,為美股創造龐大上漲空間,投資人也須留意市場過度集中帶來的風險。指數短線雖強,內部結構卻分歧明顯。若宏觀經濟轉好,弱勢產業後市有望補漲,然而一旦科技巨頭遭遇修正,整體市場財富將面臨劇烈波動。投資人應分散布局,關注市場內部結構,並警惕指數表現未必等同真實經濟健康。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