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雲端爭霸戰:Meta斥資逾100億美元,Google雲端迎AI新世代

Meta與Google攜手簽署逾百億美元雲端合約,AI基礎設施引領科技企業新競爭格局,雲端市場戰局愈趨白熱。

全球雲端運算產業近日再掀震撼波瀾,Meta Platforms(META)與Google(GOOG)達成總值超過100億美元的長期雲端合作協議,成為今年科技產業最受矚目的大案。根據多方報導,這筆合約將延續六年,涵蓋Google Cloud的伺服器、儲存、網路等多項服務,重點更鎖定於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此舉不僅彰顯AI應用加速成為各大科技巨頭競逐的關鍵領域,也進一步重塑雲端基礎建設的市場版圖。

Meta在最近一季財報中明確表示,2025年總資本支出預計達114~118億美元,其中AI基礎設施與人才布局占據極高比重。Meta積極打造自家Llama模型,並廣泛導入生成式AI技術至旗下各項服務,對高速運算能力、資料儲存與即時網路連線需求屢創新高。儘管Meta自營資料中心規模龐大,仍需外部雲端平台力挺,已與Amazon Web Services(AMZN)、Microsoft Azure(MSFT)簽有多項合作,是少數三大雲端巨擘皆納入合作夥伴的全球企業。

Google則靠此一重大合約在全球雲端戰局中更上一層樓。據Alphabet第二季財報,Google Cloud該季收入達136億美元,營業利益28.3億美元,年增幅高達32%,遠高於集團整體增速。其目標明確:以大額企業專案為主軸,突破Amazon與微軟兩大龍頭的牢固市場壁壘。除了Meta,Google今年也成功搶下OpenAI的雲端業務,原先OpenAI深度仰賴微軟Azure。

AI運算日益密集,讓雲端資源與技術變得更為稀缺且極具戰略價值。企業規模互相拉高競標門檻,專案金額動輒數十億美元,產業競爭進入存量爭奪與技術創新的多重戰線。儘管Google與Meta在廣告業務上向來是死對頭,但面對AI種子基礎建設的劇烈變化,兩者同時成為合作對象,反映出產業的資源整合與共生新趨勢。

部分分析認為,在AI成為最主要的運算需求後,雲端服務並非僅靠硬體投入勝出,服務彈性、資安能力與全球網路佈局才是關鍵因素。也有意見指出,AI浪潮將快速推升資料中心的能耗與基礎建設支出,考驗企業長期成本控管能力。展望未來,隨著Meta、Google、Amazon及Microsoft在全球雲端市場持續交鋒,AI基礎設施的競爭態勢只會更加白熱化,而誰能藉由全面布局收穫最大紅利,尚待時間驗證。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