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短線回檔引發獲利出場與資金輪動,AI資本支出步調受市場討論,投資人需關注長線趨勢與政策風險。
美國科技股在本週出現顯著修正,成為華爾街賣壓重點,引發投資人深度關注 AI 熱潮下的市場輪動與未來風險。根據路透社報導,Nasdaq 綜合指數連續兩日下跌約2.4%,創四月以來最糟兩日表現,核心半導體族群指數同步挫跌1.5%,S&P500資訊科技板塊則下跌1.1%。受 AI 及新一波技術資本支出擔憂,以及政府對晶片業干預等消息影響,旗艦公司如 Nvidia(NVDA)、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以及 Microsoft(MSFT)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回檔。
多位市場分析師強調本輪修正屬健康現象。B. Riley Wealth Management 策略師Art Hogan指出,科技板塊自四月低點回升40%,獲利了結與輪動壓力逐漸浮現。Running Point首席投資官 Michael Ashley Schulman則表示,AI預期帶來的本夢比推升已進入獲利與本益比壓縮階段,Nvidia、AMD及Palantir迴檔幅度明顯。此外,近來大型科技公司市值占比快速提高,也加劇回檔時的漲跌影響,其中Palantir一週市值蒸發約730億美元,對空頭造成久違笑容。
市場情緒受到多重因素干擾,包括政府政策風險,例如川普政府傳出要求 Intel(INST)等晶片企業以股權換取補助,引發市場不安,並使科技股調整幅度擴大。此外,美聯儲降息預期與提及,也讓部分資金短線撤出科技板塊,轉流入相對低估的生技、醫療及小型股,這種籌碼流動被多位投資人視為「短期健康輪動」而非長期趨勢。
投資專家 Seth Hickle與 Adam Sarhan均認為,此輪回檔可能主要是「買消息,賣事實」的獲利調整,科技熱潮雖暫歇但長線仍有吸引力。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師 Steve Sosnick提醒,政治干預如總統施壓聯準會或高階官員,皆可能加劇市場波動,因大型科技股權重過大而擴大指數跌幅。他認為,只要美聯儲暗示利率政策轉向,科技資金仍有機會重新回流。
綜合而言,科技股在 AI 熱潮下的本益比攀升及投資人情緒高漲,令短線拉回成為技術與政策並存的空窗期。投資人應審慎觀察美聯儲政策、政府介入的潛在風險,以及產業資本支出趨勢。專家普遍認為長線 AI 投資動能未消,但短期波動性與資金輪動需多加留意,今年下半年若利率政策明朗,科技板塊有望恢復強勢表現。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