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策略性介入晶片產業,Intel獲10%政府持股,Nvidia、AMD再攻中國AI市場,全球半導體生態正迎來洗牌。
近年美國半導體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與競爭壓力,不只市場份額迅速分流,政府更強勢介入產業布局。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政府將入主擁有10% Intel公司(INTC)持股後,Intel股價應聲大漲逾5%,多家分析機構與投資人重新評估其長期價值。據財政部透露,原先拜登政府的CHIPS法案資金正考慮轉換為股權投資,目的在於穩定Intel美國製造廠運營,阻止美國晶片產業流失核心競爭力。
Intel現有問題不容忽視:製造部門虧損嚴重、PC晶片市占持續遭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與Qualcomm(QCOM)競爭侵蝕,且在AI運算領域明顯落後AMD和Nvidia(NVDA)。同時,CEO Lip-Bu Tan大規模裁員及縮減歐洲廠房計畫,試圖集中資源於美國本土,並積極拓展晶圓代工業務,目前已與微軟(MSFT)、亞馬遜(AMZN)等簽下合作案。但市占還被AMD蠶食,同業競爭越發激烈。
另一方面,在美中晶片大戰下,Nvidia(NVDA)CEO黃仁勳宣示與美國政府合作開發新晶片,目標瞄準中國AI市場,每年潛在商機上看500億美元。過去一年,拜登、川普政府陸續祭出出口管制和技術封鎖政策,直接影響Nvidia高階AI產品如H100、H20晶片在中國銷售。黃仁勳則積極遊說,最終獲兩大廠同意每年將中國AI晶片銷售15%營收回饋美國政府,換取出口許可。
這場政府與企業協奏的策略,既希望維持美國晶片話語權,也避免中國自建生態系威脅美企。業界評論指出,若太過封鎖只會強化中國自研產業,反傷美企國際競爭力。加上SoftBank豪擲20億美元投資Intel、歐美大型客戶對新一代18A晶片的高度關注,美國晶片龍頭正重新爭奪全球技術領導地位。
分析師多偏向長遠看好,但同時警告短期內美中科技政策仍多變、不確定性高,現時Intel面臨創新速度慢、產能瓶頸及資本支出壓力,AMD則憑藉技術突破與價格策略逐步蠶食Nvidia市占。預料下半年AI晶片、代工版圖競賽將更激烈,若美國政府持續加碼介入,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將迎來史無前例洗牌。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