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短期來看,亞馬遜(AMZN)的降價策略可能對輝達(NVDA)的營收與市佔率產生一定壓力,尤其是大型雲端業者若選擇部分工作負載轉向Trainium,可能會影響輝達H100的銷售。不過,輝達目前仍擁有強大的軟硬體生態系統,其CUDA平台與軟體支援使得許多AI開發者難以輕易轉換陣營。此外,輝達也積極推出新晶片、發展租賃服務來鞏固市場地位。
亞馬遜要在短期間取代輝達並不容易。雖然AWS、Google與微軟都在研發自家AI晶片,但輝達的技術領先優勢仍然明顯,且擁有更廣泛的產業應用。未來,亞馬遜的Trainium或許能在特定領域競爭,但要完全取代輝達,仍需克服軟體生態與市場信任等挑戰。
新聞資訊
亞馬遜為何要大降價推Trainium晶片?
亞馬遜此舉主要是為了減少對輝達H100的依賴,並提高自家晶片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微軟、Google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研發自己的AI晶片,AWS若不積極推動自家產品,恐怕會在這場AI戰爭中落後。因此,AWS不僅降低價格,還積極向蘋果、Adobe、Anthropic等企業推銷Trainium晶片,以吸引更多AI開發者轉向自家產品。
Trainium晶片與輝達H100相比,效能如何?
AWS聲稱Trainium的運算效能與輝達H100相當,但價格僅為後者的25%。然而,AWS並未提供直接的技術比較數據,也沒有公開測試結果,市場對此仍存疑。去年AWS曾表示,Trainium的成本僅為H100的60%至70%,但此次降至25%,顯示AWS可能試圖用價格戰來吸引客戶。然而,AI晶片不僅是硬體競爭,輝達的CUDA軟體生態系統仍是其最大優勢,AWS要挑戰輝達並非易事。
輝達如何應對這場挑戰?
面對AWS、Google、微軟等科技巨頭紛紛投入自研AI晶片,輝達也採取了多項策略來應對:
- 推出租賃服務:輝達開始直接向企業出租搭載自家晶片的伺服器,搶奪雲端市場份額。
- 擴大軟體生態:輝達不只提供硬體,還發展軟體與AI應用工具,強化客戶黏著度。
- 開發新一代晶片:GTC大會上,輝達宣布Blackwell Ultra晶片將於今年推出,明年將推出Vera Rubin晶片,2028年則計劃推出費曼(Feynman)晶片,以維持技術領先地位。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鮑爾稱經濟有撐,美股回暖!(2025.03.20)
【美股焦點】Nvidia GTC推全新AI晶片,加速自駕與AI應用
【美股焦點】2025年全球伺服器將持續成長,雲端與AI驅動市場
【美股新聞】AI推理技術投資潛力爆發,這些公司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