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川普宣布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和部分汽車零件徵收25%的新關稅,雖然引發市場震撼,但對部分美股來說卻是利多。像特斯拉(TSLA)和現代汽車這類已經在美國設廠的公司,將可直接受惠,因為它們不需承擔額外關稅,反而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另外,與工廠建設、製造相關的公司,例如建築設備製造商卡特彼勒(CAT)、重型機具公司約翰迪爾(DE),或是鋼鐵供應商如美國鋼鐵(X)和Nucor(NUE)等,也可能因為新一波投資潮而受益,因此市場普遍看好這些產業在美國製造回流政策下的成長潛力。
不過,這項政策對整體市場仍存在隱憂。許多日本和歐洲車廠仍依賴在美國以外地區生產,面對突如其來的關稅壓力,勢必得面臨兩難選擇。不論是選擇吸收成本,或是將價格轉嫁給消費者,兩者都可能不利於銷量與利潤表現。像通用汽車(GM)、福特(F)、Stellantis(STLA)等雖有部分產能在美國,但也仰賴墨西哥或其他地區的供應鏈,因此市場擔心它們將受到直接衝擊,導致股價下跌。歐洲車廠如福斯(VWAGY)、BMW(BMWYY)、保時捷(POAHY),以及日本車廠豐田(TM)、本田(HMC)、日產(NSANY)等,也因難以在短期內調整生產策略而成為受壓股票。若政策引發其他國家的反制,貿易緊張升溫,更可能擴大負面影響,為股市增添變數。
新聞資訊
為什麼川普要對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25%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在3月26日宣布,從4月2日起,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與「特定汽車零件」徵收25%關稅。他表示,這項措施將有助於促進美國本土汽車製造,創造大量建築與製造工作機會,並帶來每年高達100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川普強調,已經在美國設廠的車廠將因此受惠,而尚未設廠者若不趕緊行動,就必須承擔關稅成本。
車廠為何難以迅速轉移生產基地到美國?
雖然川普鼓勵車廠到美國建廠,但業界人士指出,轉移生產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事。AutoForecast Solutions副總裁Fiorani指出,目前銷往美國的經濟型車款多數在墨西哥生產,而美國工廠則主要專注於利潤較高的SUV與卡車。由於已有現行關稅對進口SUV與卡車課徵25%,新的政策可能進一步擴大對其他車型的影響。
汽車業與股市對這項政策有什麼反應?
川普政策公布後,汽車類股於3月26日盤後普遍走跌。通用汽車下跌超過5%,福特與Stellantis跌幅約在3%上下,歐洲車廠如福斯、BMW與保時捷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日系品牌如豐田與本田跌幅相對較小。不過,近期在美國喬治亞州設廠的現代與本土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則逆勢上漲,反映市場偏好在地生產的車廠。
關稅政策是否還有談判或彈性空間?
雖然川普將4月2日稱為「關稅解放日」,並推動所謂的「互惠關稅」策略,但他也表示未來可能對部分國家採取更彈性處理。財政部長與幕僚近期都透露,若其他國家願意事先談判,便可能避免遭受新關稅制裁。歐盟則快速反應,表示將持續尋求協商解決方案,並警告關稅最終會對美歐雙方消費者造成損害。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反彈遭遇賣壓,主指全數收黑!(2025.03.27)
【美股新聞】美國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國家加徵25%關稅,全球能源市場受影響!
【美股新聞】Google預言量子時代將在5年內爆發,將成為AI下一波浪潮?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