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嬌生財報優於預期,全年展望上修引領股價飆升!

圖/Shutterstock

財報、財測皆優,股價飆漲反映市場信心

嬌生(JNJ)於 7 月 16 日公布 Q2 財報,無論營收或獲利表現皆優於市場預期,令市場為之振奮。具體來看,本季營收達 237.4 億美元(年增 5.8%),超越華爾街預期的 228.5 億美元;每股盈餘(EPS)則為 2.77 美元,亦高於預期的 2.68 美元。此外,嬌生將今年預期 EPS 從先前的 10.50 至 10.70 美元,上調至 10.80 至 10.90 美元,全年預期營收則從 910 至 918 億美元上修至 932 至 936 億美元。
財測與財報的公布使市場情緒迅速升溫,嬌生昨日(7 月 16 日)收盤價大漲逾 6%,創下近兩年來最大單日漲幅。而作為醫療保健產業的代表企業,嬌生的優異表現同時帶動相關類股走高,包括必治妥施貴寶(BMY)、艾伯維(ABBV)以及吉利德(GILD)均同步上揚,顯示市場對產業的看好情緒。

 

醫療設備與藥品同步成長,業務組合具穩健前景

嬌生目前的主要營收來源分為製藥(Pharmaceuticals)、醫療科技(MedTech) 以及消費健康(Consumer Health)。嬌生的成長引擎集中於前兩者,因其消費健康部門已於 2023 年底正式拆分為 Kenvue(KVUE),現已不納入報表。
本季製藥部門營收達 138.6 億美元(年增 4.9%),主力藥物 Darzalex(血癌治療)、Carvykti(CAR-T 細胞治療)與 Erleada(前列腺癌治療)均呈現雙位數增長,顯示嬌生在癌症領域的投入已逐漸轉為實質貢獻。相較之下,醫療科技部門表現更為強勁,營收為 85.4 億美元(年增 7.3%)。驅動力主要來自子公司 Abiomed 推出的 Impella 系列心臟泵,以及新產品 Trupulse 和 Varipulse 等脈衝場消融設備,可用於心律不整等高需求手術。這些產品結合嬌生既有的電生理與創傷閉合設備,進一步強化其在全球醫療器材領域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在美國的地位與中國的成長潛力。
截至目前,嬌生為全球前五大醫療器材商之一,與美敦力(MDT)、愛德華生命科學(EW)等同列競爭,且在心血管與手術類別中市占持續提升。隨著 Abiomed 心室輔助裝置與電生理產品的持續放量,嬌生在此類別的市占率有望穩步提升,而其產品線的多樣化也有助鞏固其在全球高階手術導向醫療設備市場的優勢。

 

設備動能與政策緩解,財測上修具實質支撐

嬌生此次上修全年獲利預期,除了來自優異的營運表現外,關稅成本下調亦為重要推手。公司在四月時曾預估全年將面臨約 4 億美元的關稅衝擊,主要集中在對中國進口之醫療設備上。但最新指引中,管理層表示全年將僅承擔約 2 億美元的關稅成本,主要受惠於川普政府對中關稅的政策調整。
此舉讓嬌生得以將釋出的資金重新投入產品研發與擴展,進一步強化未來營運動能。相較其他競爭者如輝瑞(PFE)、艾伯維或諾華(NVS)目前仍面臨管線轉型或專利風險,嬌生藉由醫療科技的結構性成長,成功建立與製藥部門的互補架構。至於市場規模,全球醫療設備市場預計將從 2024 年的 6,000 億美元成長至 2030 年超過 8,500 億美元,而心血管與微創手術設備將為主要貢獻來源。因此,嬌生在高成長領域,特別是數位醫材與機器人輔助手術平台上的布局,不僅有助擴展產品組合,也有望提升其在高階醫材市場的議價能力。

 

樂觀預期之下,政策與產業變數仍需持續關注

儘管嬌生認為關稅壓力明顯減輕,但政策風險其實尚未消除。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即公開表示,最早將於本月底對製藥產業啟動初步關稅,並預計一年後升至「非常高」水準(市場推測恐高達 200%)。雖然目前仍有一年寬限期,但對於尚未完成在地生產配置的業者仍構成潛在衝擊。
嬌生目前也面臨部分法律訴訟壓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與滑石粉產品相關的萬人集體訴訟案。雖然部分案件已達成和解,但整體賠償金額仍存在不確定性,對資本市場信心也會構成一定壓力。至於競爭方面,嬌生雖在心臟設備、癌症藥物等領域具領先優勢,但其他藥廠如艾伯維與艾力根亦積極切入相關市場。此外,未來若新技術如 RNAi、CRISPR 等顛覆性療法快速商品化,也可能重塑目前藥物產品結構。

 

體質穩健是核心價值,關鍵在風險消化能力

嬌生在本季財報中展現出營運韌性與資源配置彈性,特別是在政策不確定性與產品周期更迭的雙重夾擊下,仍能交出優於市場預期的成績單,對資本市場而言是相當正面的訊號。
不過,若欲進一步進行佈局,投資人仍應審慎評估潛在風險:
1. 美國對藥品與醫療設備的貿易政策尚未塵埃落定,若下半年關稅政策正式上路,恐將帶來額外成本壓力
2. 醫療設備雖為目前的成長主力,但在醫療通膨與醫療機構資本支出趨於保守的情況下,是否能維持雙位數成長仍待觀察
3. 新藥(如 Carvykti、Spravato)能否順利放量並填補前代產品空缺,也是影響中期營運表現的重要變數
整體而言,嬌生具備穩定現金流、創新產品管線與高股息等防禦型特質。若能持續強化產品競爭力,並妥善因應潛在的政策與法律風險,嬌生中低風險、穩健報酬的投資特性,適合作為穩定配置的長期投資。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Google擴大AI與能源佈局,強化資料中心優勢

【美股焦點】聯合航空財報來襲,能否維持前季好表現?

【美股焦點】Circle蜜月期將盡?一次看懂它背後的挑戰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