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解析
昨日美國公布 11 月 ISM 製造業 PMI 指數從前值 46.5 提升至 48.4,為近五個月來新高,並優於市場預期的 47.5,乃今年 4 月以來首次勝過市場預估,加上聯準會官員發表鴿派言論,推升美股續揚,除道瓊小跌外,其餘四大指數全數收紅。類股方面,由通訊服務及資訊科技領漲,公用事業及房地產居末,個股部分,美超微 (SMCI) 執行長梁見後漂亮救火,稱新會計事務所查無管理階層違法,洗脫嫌疑,無需重述財務報表,過去 12 個月的營收年增 109%,股價聞聲跳漲 28%。
強勢類股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 11 月 ISM 製造業指數回升,萎縮幅度縮小顯示信心改善
美國 11 月 ISM 製造業指數升至 48.4,創 6 月以來新高,儘管仍在萎縮區間,但多項細項指標顯示改善。新訂單指數重返擴張區間,反映企業信心逐步回溫。原物料成本下降和庫存調整完成的跡象進一步支持製造業走穩。儘管如此,整體製造業活動仍面臨挑戰,短期內全面回升仍有待觀察。
重點摘要
- 指數亮點
11 月 ISM 製造業指數報 48.4,超市場預期,並創下 5 個月以來的最高增幅。 - 新訂單回升
新訂單指數升至 50.4,為 8 個月來首次進入擴張區間,反映企業對未來經濟展望的樂觀情緒。 - 價格指數回落
價格指數降至 50.3,顯示原物料成本下降,支持生產商更有效管理成本。 - 就業與庫存改善
僱傭指數上升至 48.1,創兩年最大單月漲幅;存貨指數回升至 48.1,表明庫存削減趨勢放緩。 - 長期挑戰
雖然指數多項細項改善,但製造業活動仍未突破萎縮區間,且聯準會政策可能持續影響市場信心。
聯準會理事華勒:12 月可能降息,但視經濟數據而定
聯準會理事華勒表態傾向於在 12 月會議進一步降息,認為目前政策仍具限制性,對通膨施壓有效。他強調,是否降息將取決於即將公布的通膨與就業數據,並透露明年可能繼續降息,但速度和幅度將視經濟情勢而定。此表態增強市場對降息的預期,但同時也反映聯準會對通膨壓力的謹慎態度。
重點摘要
- 傾向降息
華勒認為 12 月降息 0.25% 不會改變政策立場,並可進一步接近中性利率。 - 數據影響決策
通膨與就業數據將是關鍵,若顯示通膨進展停滯,他可能支持暫停降息。 - 政策仍具限制性
他強調政策對需求的約束力仍強,降息僅是減輕緊縮力度,而非大幅放鬆。 - 明年展望
預期降息將持續進行,但速度和幅度將視需求與通膨表現而定。 - 比喻通膨控制
華勒以 MMA 八角籠比喻通膨,強調最終控制通膨是不可避免的。
網購星期一創紀錄:消費者支出與電子商務增長趨勢
網購星期一已成為年度最大的電子商務日,預計消費者支出達 132 億美元,再創新高。雖然通膨壓力持續,但數據顯示假期購物需求強勁,特別是線上購物持續成長,展現了消費者行為的變化。與此同時,信用卡債務和「先買後付」的使用增加,表明消費者正在適應新的經濟環境。未來,進口關稅可能對價格產生影響,需持續關注其對零售業的影響。
重點摘要
- 網購星期一預估創新高
Adobe Analytics 預測消費者支出將達 132 億美元,比去年增長 6.1%。 - 黑色星期五數據亮眼
黑色星期五美國網購額達 10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2%;全球銷售額亦顯著上升。 - 消費行為轉向線上
實體店黑色星期五客流量減少,線上平台如 Shopify 表現出色,銷售額達 50 億美元。 - 支付模式多樣化
「先買後付」方案受青睞,反映消費者在通膨壓力下對支出計畫的調整。 - 價格變動風險
預計進口關稅可能推升商品價格,影響明年的消費者支出和購物模式。
個股
美超微內部審查平反:股價飆漲28%,為未來成長布局
美超微獨立審查結果顯示,過去遭質疑的公司管理層無不當行為,並指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指控與事實不符。雖然公司面臨監管挑戰,但內部調查完成有助重建信任,加速提交財務報表,並展現其對治理結構的承諾。未來,公司需要藉此機會吸納專業人才,進一步強化內控和治理,應對日益複雜的市場需求。
重點摘要
- 獨立調查澄清不當指控
由特別董事會委員會進行的調查未發現不當行為,否定安永的辭職理由。 - 治理強化建議
調查委員會建議更換財務長、法遵長及法律總顧問,以提升治理水準。 - 新審計機構任命
美超微與 BDO USA 合作,準備提交符合納斯達克要求的財報。 - 市場信心回升
調查結果消除不確定性,推動股價飆漲 28.68%。 - 挑戰與契機並存
雖面臨司法部調查及市場質疑,但公司表示將持續提升內部管理,為未來成長鋪路。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退休:新領導挑戰重重,改革命運未卜
基辛格的退休標誌著英特爾領導層的重大變動,但公司面臨的挑戰遠非換人即可解決。晶片代工領先地位流失、市場競爭加劇以及高額資本需求,迫使英特爾在削減成本與技術追趕之間取得平衡。未來的執行長需以果斷而創新的策略,重建市場信心並扭轉英特爾多年低迷的困境。
重點摘要
-
領導層變動與市場回應
基辛格宣布於 12 月 1 日退休,兩位臨時聯席執行長接手,市場期待改革但充滿疑慮。 -
面臨困境
核心晶片業務市場份額流失,無法突破 AI 市場,代工業務落後台積電,財務壓力與裁員潮持續困擾。 -
政策與資金支持不足
晶片法案撥款 78.6 億美元占總資本支出的比例有限,難以彌補技術追趕所需的龐大投資。 -
潛在改革方向
新執行長或需考慮資產出售、分拆代工業務或尋求整體收購,但均涉及高度政治和市場風險。 -
未來挑戰與不確定性
投資人期待改革,但短期內難以平衡成本削減與技術追趕目標,領導層需應對內外部壓力並尋求突破。
放大鏡觀點
美國昨日公布的經濟數據持續鞏固先前看法,且在整體企業穩健成長的事實與預期下,有助於支撐美股持續創新高。展望本週,經濟數據可關注週二美國 11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週三美國 11 月 ADP 就業人數、11 月 ISM 服務業 PMI 指數、週四聯準會主席鮑爾談話並公布經濟褐皮書、週五美國 11 月非農就業新增人數及失業率;財報方面,可留意週二賽富時 (CRM)、Marvell (MRVL)、週三新思科技 (SNPS)、週四 Lululemon (LULU)。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輝達漲超2%,晶片設備股反彈,美股步步高升!(2024.12.02)
【美股新聞】馬斯克進軍AI遊戲領域,特斯拉股價有望再創新高?
【美股新聞】Stellantis 執行長宣布辭職,股價恐難回升?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