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汽車為全球汽車供應商,9 成營收來自汽車銷售
通用汽車 (GM) 成立於 2009 年,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為全球汽車供應商,主要設計、製造與銷售各類汽車及汽車零組件,並提供軟體服務,另有財務部門提供金融服務,2023 年前 3 季汽車銷量全球排名第六。
通用汽車超過 9 成營收來自汽車銷售業務,公司旗下四大主要知名品牌有雪弗蘭 ( Chevrolet )、別克 ( Buick )、GMC 以及凱迪拉克 ( Cadillac )。通用汽車銷售地區主要集中在北美,2023 年前 3 季銷量占比近 84%,共售出 236.5 萬輛汽車。
另外,通用汽車旗下有自駕車企業 Cruise,主要研發自駕技術,並將其商業化。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 ( HONDA ) 計畫於 2026 年透過與 Cruise 和通用汽車的合資企業在日本推出無人駕駛乘車服務。
通用汽車 23Q3 財報優於預期,汽車總交車量創 8 季以來新高
通用汽車 2023 年第 3 季財報如下:
- 營收 441 億美元,季減 1.4% / 年增 5.4%,優於市場預期的 433 億美元
- 營業利益 31 億美元,季增 3.3% / 年減 8.8%;營業利益率 7.0%,季增 0.3 個百分點 / 年減 1.1 個百分點
- EPS 2.28 美元,季增 19% / 年增 1.3%,優於市場預期的 1.84 美元
美國汽車公會 ( UAW ) 罷工期間為 9/15 至 10/30,影響通用汽車 2023 年第 3 季獲利約 2 億美元,不過 (1) 汽車總交車輛達 162 萬輛,相較上一季 158 萬輛及去年同期 154 萬輛成長,創 8 季以來新高;(2) 平均交易價格 ( ATP ) 再度上揚,52,117 美元為第三季歷史最高水準;(3) 激勵措施方面 ( 提供給經銷商的折扣 ) 雖然增加,但仍位處低檔。綜合以上,帶動通用汽車財報優於預期。
通用汽車罷工事件後股價表現與 1997 年不同
展望 23Q4,市場預估通用汽車營收為 396 億美元,季減 10.3% / 年減 8.2%;EPS 則在罷工事件影響公司獲利約 8 億美元之下,預期將季減 58% / 年減 54% 至 0.97 美元;整體 2023 年營收預期將年增 7.5% 至 1,684 億美元;EPS 則年減 3.0% 至 7.37 美元。
針對罷工事件對股價的影響,可以參考 1997 年通用汽車的罷工事件,當時股價從罷工結束後開始反彈,且後續表現勝過大盤。時至今日 ( 11/27 ),通用汽車 2023 年 9 月中至 10 月的罷工事件對股價影響早已反應完畢,考量公司下修電動車產能目標、旗下自駕車企業營運陷入窘境等因素,通用汽車 11 月股價反彈幅度僅約 1%,並落後大盤 ( 同期上漲 8.5% )。
通用汽車下修 2023 下半年及 2024 年電動車產能目標
展望未來,(1) 公司發布新一代車型 Bolt,其將採用低成本的 LFP ( 磷酸鐵鋰 ) 電池,並運用 Ultium 技術 ( 由電池、電機、軟體和其他單元組成平台 );(2) 公司認為將難以達到原先設定的 2023 下半年 生產 10 萬輛、2024 年生產 40 萬輛的目標,且推遲 15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顯示公司投資電動車仍相對保守,在燃油車與電動車之間的生產保持彈性。
通用汽車旗下自駕企業 Cruise 營運面臨逆風,影響投資信心
通用汽車雖樂觀喊出旗下自駕車企業 Cruise 將於 2030 年計程車部門能實現 500 億美元營收目標,但實際營運卻面臨不少逆風,如
- 近 2 年更換兩位執行長,隱含經營狀況存在不確定性。
- 美國加州車輛管理局以安全疑慮為由,凍結 Cruise 在舊金山的自駕車營運許可,而那個地方是公司第一個主要市場。
- 2023 年前 3 季累計認列 19 億美元的虧損,其中 Q3 虧損約 7.3 億美元,Cruise 的現金預估只能撐 9 個月,主要投資人本田汽車 ( Honda ) 表示不打算投入更多資金,隨著 Cruise 開始檢討其營運和管理,裁員也已經開始。
綜合以上,通用汽車下修電動車產能目標,加上 Cruise 面臨的逆境,使其不像 1997 年罷工事件後股價表現優於大盤,降低通用汽車目前投資吸引力。
通用汽車跌破 30 美元大關,建議暫時觀望
觀察通用汽車週線圖,從大約 2022 年高點開始回落,呈現 2 年的空頭走勢,其中有超過一年落在 30 ~ 43 美元的盤整區間,但隨著罷工事件的影響,2023 年 10 月股價正式跌破區間下緣 30 美元,這會造成築底的時間拉長,30 美元的支撐轉為壓力,成為通用汽車下一個需要挑戰的關卡 — 站穩 30 美元。
整體而言,通用汽車因電動車及自駕技術面臨考驗,加上技術面仍屬空頭走勢,因此暫時觀望較佳。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通用汽車23Q1財報報喜並上調全年財測,後續展望能就此轉佳,或仍維持保守看待?
【美股研究報告】豐田 TOYOTA 魅力無法擋,2023 年以來股價上漲近 4 成,還有進場機會嗎?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
#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