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
放大鏡短評
波音(BA)股價在2024年因飛安事故、供應鏈問題與罷工等多重因素重挫32%,顯示公司內部結構性問題嚴重。短期內,市場信心尚未完全恢復,加上2025年可能持續現金流壓力,投資風險較高。雖然新CEO Ortberg已啟動重整計畫,但執行效果仍待觀察。建議投資者短期內保持觀望,避免盲目進場,並密切關注737 MAX的產能改善情況與FAA對產量限制的進一步動作。
長期而言,儘管波音目前處境艱難,其在航空產業的地位依然舉足輕重,仍存在利多因素,如商用飛機的需求增加、擁有大量未交付訂單、具備國防領域的強大競爭力等,未來仍具潛力。另外,隨著新管理層的改革措施逐步到位,包括裁員與供應鏈整合,公司有望逐漸提升效率並改善財務狀況。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股價持續處於低位,或許是逢低布局的機會。建議分批投入資金,並謹慎評估公司的財務與生產進展,以降低投資風險。
新聞資訊
波音深陷品質危機,股價重挫32%
2024年對波音(Boeing)而言是一場噩夢,其股價全年累計重挫32%,是道瓊工業指數中表現最差的成分股。波音從2024年1月就因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aska Airlines)一架737 MAX客機發生艙門事故而進入低潮,導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對737 MAX的月產量設定為38架的上限,加劇了波音的生產壓力。
供應鏈、罷工壓力讓波音雪上加霜
波音並未能從事故中快速恢復,反而面臨更多挑戰。供應鏈瓶頸和品質缺陷問題持續拖累生產進度,加上第三季長達七周的勞工罷工,導致包括737 MAX在內的大部分商用機型生產被迫停擺,罷工期間,新任執行長Kelly Ortberg宣布裁員10%,相當於約17,000名員工失去工作,並警告2025年仍將處於虧損狀態。
空中巴士逆勢擴張,市場份額增加
與此同時,波音的最大競爭對手空中巴士(AIR)在2024年取得顯著成功,其股價全年上漲11%以上,反映出市場對其穩定運營和競爭力的信心。在標普500指數全年上漲23%的大環境中,空巴的表現尤為突出,而波音的深度困境則顯得更加明顯。
內部改革與未來挑戰
雖然波音在12月初重啟737 MAX的生產線,並承諾削減勞動成本,但股價與年初相比仍大幅下跌。新任執行長Ortberg的領導力面臨考驗,波音未來能否成功解決品質問題和供應鏈障礙,並重新獲得市場信心,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美股2024年正式落幕,標普全年上漲23%!(2025.01.02)
【美股研究報告】美光FY25Q2展望遠遜預期,盤後股價暴跌逾15%,股價將深不見底?
【美股研究報告】賽富時Salesforce盤後狂飆10%,Agentforce扮演最大功臣!
【美股新聞】字節跳動擬砸70億美元投資輝達晶片,將對股價造成什麼影響?
【美股新聞】川普力挺H-1B簽證,Google、亞馬遜股價有望上漲!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