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聯合航空的財政年度採用曆年制,即每年自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因此,本報告中提及的「2025 年第一季」指的是 2025 年 1 月至 3 月,「第二季」為 4 月至 6 月,「第三季」則為 7 月至 9 月,與一般日曆季度一致。
聯合航空是美國三大航空之一,國際航線與高端艙位為成長關鍵
聯合航空(UAL)是美國三大傳統航空公司之一,總部位於芝加哥,以航線網絡廣泛、高端艙等比重高、並持續優化營運效率為其主要優勢。公司業務涵蓋國內與國際定期航班、貨運服務、會員忠誠計畫與附加收費服務等,航線橫跨五大洲,並與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合作強化轉機網絡。
聯合航空的收入來源主要分為三大類:機票收入、附加收入(如行李、選位、升艙等服務)與會員計畫收入,分別占總營收90%、7%與3%。根據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國內航線營收約占總體 40%,國際航線貢獻則達 60%,顯示其國際市場的重要性不斷提升,特別是跨洲航班與高端艙位近年持續成長,是公司獲利與競爭力的核心動能。
相較達美航空(DAL)與美國航空(AAL),聯合航空更重視營運彈性與成本控制,近期推出的 United Next 計畫持續擴張機隊與調整航線結構,確保獲利穩定。
高端艙位需求強勁,2025年第一季 EPS 超預期成長
聯合航空 2025 年第一季財報表現優於預期,顯示公司在營運效率與收益管理方面持續進步。
營收:132 億美元(年增 5.3%,略低於133億美元市場預期)
稅後淨利:3.87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 1.24 億美元)
EPS:0.91 美元(由去年同期虧損 0.15 美元大幅轉正,優於市場預期的 0.74 美元)
2025年第一季聯合航空的EPS優於市場預期,關鍵在於高端艙位與國際航線需求強勁,加上營運成本持續改善。高價艙等票種銷售年增 17%,顯示高端商務與國際旅遊回溫,有效拉升票價結構。與此同時,每可用座位英里成本(Cost per Available Seat Mile, CASM),即每一個座位飛一英里的平均成本,年減 3.4%,顯示營運效率穩定提升,有助於整體利潤表現。
此外,雖然國內航線營收下滑 3.9%,但基本經濟艙維持穩健表現,成為獲利支撐來源。而國際航線營收則年增超過 5%,補足國內市場的疲弱,展現聯合航空靈活調整航線結構的能力。整體來看,票價結構優化與成本控制雙雙奏效,使公司成功轉虧為盈,也反映其財務體質正持續改善。
從 2025 年第一季的營運數據來看,聯合航空展現出不俗的韌性與應變能力,可用座位英里(Available Seat Miles, ASM),即一台飛機的座位數 × 飛行距離(英里),也就是航空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的「可販售運能」,年增 4.9%,代表整體運能持續擴張,而每可用座位英里營收(Total Revenue per Available Seat Mile, TRASM),即每提供一個座位飛一英里可以賺取的營收,年增 0.5%,顯示票價與載客收益相對穩定。雖然整體載客率(Load Factor)下滑至 79.2%,較去年同期減少0.9百分點,主要受到國內市場需求放緩的影響,但整體營運表現仍維持穩定。
削減低效運能,布局高利潤營運模式
從產品結構來看,聯合航空逐步轉向「高利潤結構」的營運策略,未來將從第三季開始削減國內運能 4%,並持續減少低需求日的航班,以提升單位利潤,等同於主動調整產能,減少空載風險、穩定票價結構。
另一方面,聯合航空也提早退役 21 架舊型機隊,降低維修與燃油成本,有助提升整體機隊效率,「營運優化」是公司在 United Next 計畫下的重要一環,目標是長期降低成本結構,強化國際航線的競爭力。
目前高端艙位收入成為亮點,尤其在亞歐航線,搭配商務客回歸與旅遊市場復甦,對每單位毛利貢獻遠高於傳統經濟艙。這種策略性結構調整,正是聯合航空未來成長的核心動能。
逆風之中展韌性,聯合航空靈活調整穩中求進
儘管聯合航空2025年第一季財報轉虧為盈、營運體質持續改善,但公司對2025下半年整體經濟環境的態度依然審慎。執行長 Scott Kirby 表示:「United Next 計畫讓我們能在各種需求環境中茁壯,但若經濟進入衰退,我們也已做好準備。」,並在法說會中坦言,若美國經濟走向衰退,將可能對航空業獲利能力造成衝擊,尤其近期川普政府釋出進一步擴大關稅政策的訊號,已讓部分企業與消費者採取觀望態度,顯示潛在需求放緩的風險正在累積。
聯合航空指出,目前國內航線的需求已出現降溫跡象,與關稅、移民政策收緊及消費信心下降高度相關,2025年第一季國內航線的每可用座位英里乘客收入 (Passenger Revenue per Available Seat Mile, PRASM) ,即每提供一個乘客座位飛一英里賺取的收入,年減 3.9%,而國內載客率也較去年同期下滑 3.4 個百分點。高票價航班雖能支撐獲利結構,但若中低收入族群的可支配所得進一步縮減,將可能拖累基本經濟艙與短途航班的銷售獲利。
除了政策面帶來的不確定性,聯合航空也持續關注油價波動、匯率變化與機隊汰換進度對成本結構的影響。若川普政府在金融與基建政策上釋出更多有利訊號,則可能激勵國內投資與出行需求,反之則需進一步調整航班結構與票價策略。執行長 Kirby 表示,United Next 計畫的優勢在於「能因應各種經濟環境調整機隊與航線」,這也是聯合航空仍維持2025全年財測的原因之一。
公司表示,若經濟環境穩定,2025全年EPS可達 11.5 至 13.5 美元;即便面對經濟衰退挑戰,EPS 預估仍可維持在 7 至 9 美元之間。
整體來看,儘管聯合航空短期面臨美國內需降溫、PRASM 下滑及川普關稅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干擾,壓抑獲利表現,但仍展現出強大的營運彈性與結構調整能力,透過削減低效運能、退役老舊機隊、強化國際航線與高端艙等布局,加上 United Next 計畫帶來的策略靈活性,即便在景氣逆風中,仍具備防禦性與中長期穩定成長潛力。
營運轉強、估值偏低,中長線佈局價值浮現
聯合航空2025 年 4 月 16 日盤後股價為 67.05 美元,縱使以聯合航空預期之保守狀況來看,即便面對經濟衰退挑戰,聯合航空預估之2025年EPS仍可維持在 7 至 9 美元,以中間值8美元推估,目前之本益比約8.4倍,位於過往5年6~12倍區間的中間位置。CMoney 研究團隊考量(1) 公司持續精簡低效航線、退役高成本機隊,有助於長期壓低單位營運成本;(2) 高端艙位與國際航線需求強勁,結構性獲利來源穩固;(3) United Next 計畫已成型,提供財測彈性與營運調整空間,展現出強健體質與策略執行力,具有中長線投資價值,因而建議投資者逢低佈局。
【美股研究報告】富國銀行基本面轉強,關稅變數將阻礙反彈動能嗎?
【美股研究報告】摩根大通25Q1報喜,是否為關稅下的避風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