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蘋果(AAPL)財報即將公布,市場關注中國銷售下滑與AI發展。多數分析師仍持樂觀態度,期待服務業務增長能支撐股價,但競爭與外匯風險仍是挑戰。
📌 蘋果即將公布財報,投資人該關注哪些關鍵數據?
蘋果將於台灣時間週五(1月31日)凌晨公布2025財年第一季財報。根據市場預測:
- 營收:1243.9億美元 (年增4%)
- iPhone銷售額:707.2億美元 (年增2%)
- EPS(每股盈餘):2.35美元 (去年同期2.18美元)
- 亞洲(不含日本)營收:316.5億美元 (年增2%)
雖然數據預測正向,但市場仍擔心中國市場的銷售放緩是否會影響蘋果的未來表現。
📌 分析師如何評估蘋果股價未來走勢?
蘋果股價2025年開年下跌約5%,主要受到中國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以下是最新分析機構的評級與目標價:
📌 AI發展能否成為蘋果的下一波成長動能?
雖然蘋果在AI技術上落後於微軟(MSFT)和Meta(META),但未來仍有機會透過設備端AI(Edge AI)獲利:
- AI功能將逐步擴展至iPhone、iPad、Mac等設備。
- Wedbush預測,未來全球20%人口將透過蘋果設備使用AI功能。
- 蘋果可能與百度(BIDU)、騰訊(TCEHY)等當地企業合作,推動AI服務落地。
📌 美元走強與中國市場疲軟,是否會影響蘋果利潤?
JPMorgan指出,由於美元強勢,蘋果在全球市場的定價能力受限,可能壓縮利潤率。此外,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不利於高價iPhone銷售,但服務業務增長15%可能提供支撐。
📌 2025年蘋果股價展望
- 短期壓力:中國市場競爭激烈、AI發展初期影響有限。
- 長期機會:AI應用擴展、服務收入增長、潛在新品發布。
- 市場預期EPS:2.35美元,若優於預期,股價可能反彈。
放大鏡短評
蘋果(AAPL)股價展望:短期承壓,長期仍具潛力
📌 結論:蘋果短期內面臨中國市場壓力與AI發展挑戰,但長期仍具成長潛力。財報後股價可能震盪,但AI與未來產品創新將決定長線走勢。
📌 短期股價展望:中國市場壓力恐影響投資人信心
1. 中國市場銷售疲軟,拖累iPhone業務增長
蘋果在中國市場的iPhone銷售量下降17%,華為、Vivo等本土競爭對手持續擴張,並且**蘋果的AI功能無法在中國使用**,影響當地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中國市場約佔蘋果全球營收的18%,這對股價造成潛在風險。
2. 美元升值影響國際市場銷售
近期美元走強,導致蘋果產品在全球變得更昂貴,特別是在歐洲與亞洲市場,可能影響銷售成長。
3. Apple Intelligence(AI)發展仍在初期
蘋果在AI領域相較微軟(MSFT)與Google(GOOGL)仍落後,目前Apple Intelligence無法帶動大規模換機潮。**若WWDC 2025能推出突破性AI應用,股價才有較大上行機會。**
4. 服務業務成為關鍵支撐
蘋果的服務業務(App Store、Apple Music、iCloud) 預計本季度成長15%,成為獲利穩定來源,緩解iPhone銷售放緩影響。
📊 短期股價預測
- 若財報不及預期,股價可能回測$220-$230區間
- 若財報符合預期,但中國市場疲弱,股價可能維持在$240附近
- 若AI發展取得突破,市場情緒轉強,股價有機會突破$250以上
📌 長期股價展望:AI與產品創新將決定走勢
1. AI發展與WWDC 2025是關鍵
蘋果預計在WWDC 2025 (6月)推出更多AI功能,若AI應用擴展至更多設備,將提高用戶黏著度並可能帶動未來換機潮。
2. iPhone 17/18週期將成長催化劑
Goldman Sachs分析指出,iPhone 17與iPhone 18將搭載更多AI功能,這可能是未來2年的主要成長動能。
3. 服務業務與股東回購計畫支撐股價
蘋果的服務業務毛利率超過70%,且預計本季度股票回購金額達$250-$270億,將提供股價穩定支撐。
📊 長期股價預測
- 若AI與服務業務持續增長,**股價有機會突破$300**
- 若中國市場持續疲弱,AI未能驅動銷售,**股價可能維持$240-$270震盪**
- 若創新動能不足,市場情緒轉弱,**股價可能跌破$220支撐**
📌 結論:蘋果股價短期震盪,長期仍具潛力
短期內,蘋果面臨中國市場壓力、AI發展進度未明確、美元走強等不利因素。但長期來看,AI應用擴展、服務收入成長、未來iPhone換機潮,仍可能推動股價上升。
📌 投資策略:
- 短線投資人: 若股價跌破$230,可尋找逢低買入機會
- 長線投資人: 關注WWDC 2025、AI發展、iPhone 17/18新機,若創新持續,股價有望挑戰$300
延伸閱讀:
【美股新聞】Fed 按兵不動,通膨疑慮未解,降息可能要再等等
【美股盤勢分析】美國欲擴大管制,輝達將損逾百億?(2025.01.30)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