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股的高估值引發擔憂,投資者開始聚焦於基本面穩健的低估公司,尋找長期價值。
在經歷數月的科技主導增長和宏觀驅動交易後,投資者重新發現股票選擇的重要性,開始關注那些具備良好基本面的被低估企業。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包括底特律分析師查斯·古德曼在內的零售投資者,正深入研究企業檔案,並購買如Photronics(PLAB)和Medallion Financial(MFIN)等較不知名、估值合理的股票。這一輪轉變出現在科技股估值過高,引發了市場泡沫的擔憂之際。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前瞻本益比已超過22倍,遠高於其10年平均水平。
同時,零售推動的炒作再次浮現,迷因股如Opendoor(OPEN)和Kohl's(KSS)雖曾短暫飆升,但隨後失去動能。彭博社指出,上週Opendoor單日佔美國股市總成交量近10%。儘管當前環境與2021年的GameStop(GME)狂潮截然不同,高利率和政策不確定性尤其是美國關稅問題增加了市場風險。邊際債務達到歷史新高,交易者也越來越多地對潛在回撥進行對沖。
私募股權執行官山姆·約克姆表示:“這讓人聯想到90年代的網路泡沫。”而德州的安吉爾·迪亞茲則將資金從科技股轉向像AES(AES)和Two Harbors(TWO)這樣的派息股,以追求穩定性。儘管存在投機泡沫,許多策略師仍對整體市場持樂觀態度,至少目前如此。梅瑟顧問公司的首席投資官唐·卡爾卡尼指出,美國聯邦儲備局可能在今年稍晚降息的預期,或為股票提供支撐。然而,分析師警告,如果美聯儲延遲或通脹上升,可能會觸發市場回撥。
Mapsignals首席投資官亞歷克·楊表示,迷因股的情況令人擔憂,但貿易協議的結果優於預期,市場因此做出了反應。Baird的投資策略師羅斯·梅菲爾德認為,任何短期回撥都看似是一個買入機會,考慮到當前的市場背景。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id7o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