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供應鏈國際競爭加劇 中、韓廠商策略急轉全球布局

中國Chery汽車出口破5百萬大關、韓國HMG斥4.5億美元救援零部件企業,全球汽車供應鏈正面臨巨大競爭壓力。

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日益加劇,伴隨地緣經濟壓力和國際貿易壁壘,亞洲主要車企紛紛展開海外布局與供應鏈強化行動。中國國有車企Chery International Group近期宣布,其累積出口已突破500萬輛,不僅成為首家達成此里程碑的中國車廠,更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大幅攀升,去年為385名,今年已躍升至233位,體現其全球市佔率的快速擴大。自2001年開始推展海外銷售後,Chery持續蟬聯中國出口冠軍22年,旗下Omoda、Jetour與Exeed等品牌,在2024年全球總銷量年增幅達38%、出口量也增加21%,涵蓋44個市場,橫跨東協、歐洲、南美及澳洲。近期受惠於印尼、馬來西亞等新興市場的產能擴張,2025年前七個月出口量雖僅上升7.5%,但全球總銷量仍年增14%。

與此同時,韓國的汽車產業也遇到嚴峻挑戰。Hyundai Motor Group(HMG)、Hana Bank攜手Korea Trade Insurance Corporation(K-Sure)成立高達6300億韓元(約4.5億美元)新基金,強力支援因美國加徵15%關稅而銷售下滑的韓國汽車零部件廠。此方案主要針對Hyundai和Kia的供應商,提供低利貸款和擔保,協助業者在美國市場的供應鏈轉移與資金壓力,迫使企業加快美國本地化生產布局,減輕關稅衝擊。

這波亞洲汽車企業的全球化落實背後,其實反映了跨國製造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不僅促使中韓業者積極尋求海外擴產,同時也帶來全球供應鏈轉型考驗。中國藉由提升出口市佔和產品品質,鞏固國際品牌形象,但也面臨海外生產本土化後競爭壓力增加。韓國則遭遇美國貿易壁壘,透過融資援助穩住產業供應鏈靈活性。

隨著全球汽車業者面對技術升級、地緣風險與新興市場消費力等挑戰,中韓龍頭車企的供應鏈策略與資源投入,未來將主導全球產業結構變革。儘管全球車市需求尚未全面復甦,亞洲車廠的海外布局與供應鏈強化,預料將持續影響美、歐日及新興市場的汽車產業生態,並成為產業升級與國際競合的關鍵指標。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