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金融新時代?開放銀行規範重啟,銀行與金融科技業拉鋸再起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再度啟動開放銀行法規修訂,銀行及金融科技公司因個資存取權利角力,消費者可望掌握更多金融自主權。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於周四宣布重新啟動長達15年未決的「開放銀行」相關消費者資料分享規範。這項政令原在2010年Dodd-Frank金融改革法中明列,規定銀行須於消費者要求時開放帳戶資訊、交易紀錄及費用等數據。隨著金融科技產業興起,以及加密貨幣創業者勢力擴大,銀行與新興業者間個資權力拉鋸進入新階段。

背景方面,拜登政府已經於任期內完成該法規並遭銀行業彈劾,理由是擔憂個資安全。不過隨美國政局推演,川普總統回歸白宮後,政策急轉彎,最初表態支持銀行業要求,在法庭支持推翻拜登版法令,但今年七月又反手宣布因市場「近期事件」,將重新制定版本。

銀行界以JPMorgan Chase (JPM)為代表,認為安全分享客戶資料需花費大量成本。JPM執行長Jamie Dimon甚至於財報會議強調此模式的高成本負擔。另一方面,金融科技業及加密幣領袖(如Tyler Winkelvoss、Donald Trump Jr.)則強烈批評JPM向新創機構收取高昂接取資料費用,與政策初衷背道而馳。

本次CFPB徵詢產業多方意見,聚焦如何制定適合消費者的新規範,其核心在於是否能讓消費者像轉換電信業者一樣方便切換銀行、用戶資料可供不同業者自由比較。政策若落實,民眾日後或能無痛比價各家銀行理財商品、貸款等,自主權大提升,且資料分享可望免費。

不過,銀行業明顯擔憂資安與營運成本,而金融科技界則認為有利創新普惠及消費者權益。分析人士指出,若新規成功實施,將加速金融服務競爭。但若過度規範,銀行或加重費用轉嫁消費者,資安風險可能上升。未來美國金融消費者是否真正受惠,恐須觀察法規最終版本出台,及大銀行和新興金融平台間的利益平衡。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