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hery創歷史出口新高,韓國汽車零組件商遭美國關稅重創,亞太汽車供應鏈面臨新挑戰。
近年來,全球汽車產業結構正悄然生變,中國與韓國車企在出口與供應鏈管理上各自迎來重大挑戰。中國國有車企Chery International Group宣布累計出口已突破五百萬台,成為首家達此里程碑的中國汽車製造商。自2001年開始海外布局以來,Chery已連續22年保持中國最大汽車出口商地位。據其官方資料,2024年Chery全球銷量強勢成長38%,達到2,603,900輛,其中海外銷量也年增21%至1,144,588輛,銷往亞洲、歐洲、南美等多達44個市場。2025年前七個月,全球銷量再度上升14%,顯示其拓展實力與日俱增。除了整車出口成績斐然,Chery更積極推動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巴西、埃及、哈薩克及西班牙等地設立海外生產基地,有效分散風險並減少出口壓力。
與中國車企躍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國汽車產業的現狀。近期美國加徵15%關稅,重創韓國汽車零組件出口,原先零關稅的美國市場銷售受到巨大衝擊。為協助Hyundai Motor Group及其零件供應商抵抗新政壓力,韓國官方與金融及產業龍頭聯手成立6,300億韓元(約4.5億美元)的救助基金,提供低於市價2個百分點的優惠貸款及擴大融資保證。韓國政府並鼓勵重點供應商轉移部分產能至美國,以降低關稅負擔並維護供應鏈穩定。然而,供應商受限於資金周轉與技術轉移速度,多數仍舊面臨成本上升及銷量下滑雙重壓力。
亞洲主要車企的出口策略與全球產能分布,成為國際汽車市場競爭格局重塑關鍵。Chery的國際攻勢提升了中國在汽車出口領域的地位,而韓國積極強化金融支援及海外布局,則努力維持其全球供應鏈優勢。北美、歐洲與新興市場的政策轉變,直接影響亞太車企策略,不僅反映在關稅與生產成本,更牽動產業資本改革與經營模式調整。
不少分析認為,未來若地緣政治風險與貿易壁壘持續升高,全球車企恐將面臨更複雜的生產線移轉與產業整合行動。亞洲車企能否借助資本與政策優勢繼續擴張,仍需觀察各自轉型腳步與國際市場政策的後續發展。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