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業巨頭如何因應關稅衝擊?Walmart財報揭消費行為新趨勢

Walmart受關稅和成本壓力影響,調升年度展望但獲利顯現消費者敏感度變化,線上業務成新動能。

在全球貿易局勢緊張與美國政府針對多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之下,美國零售巨頭Walmart(WMT)最新財報揭示企業如何調整策略以因應成本上升,同時反映消費者行為的細微變化。Walmart第二季營收達1774億美元,超出華爾街預期,但每股盈餘僅達0.68美元,遜於市場預估,首次出現明顯的獲利未達標。儘管如此,公司依舊上修全年銷售和獲利展望,顯示管理層對營運韌性有信心。

關稅成本逐步侵蝕零售利潤,尤其來自亞洲的進口商品影響最顯著。據CFO John David Rainey說明,Walmart以加速進口、擴大限時特價(Rollbacks)等手段維持價格優勢。但中低收入家庭對於非必需品價格上升反應更為敏感,CEO Doug McMillon強調,該現象已導致個別商品銷量下滑,部分客群甚至選擇類似替代商品或直接減少購買某些類品項。這種消費者行為調整,讓零售業者必須在價格策略與利潤管理間做出艱難權衡。

線上業務則成為突破困境的新動能。Walmart本季電子商務全球銷售成長25%,美國境內達26%,其中家用送貨及廣告收入成長顯著。近50%的線上訂單選用加速配送模式,也助力會員服務Walmart+發展。更值得一提的是,電子商務事業部門在美國及全球均實現獲利,且較前一季獲利倍增,打破過去線上零售「只衝營收難賺錢」的困境。

經歷關稅推升成本,同業中如Target(TGT)持續遭遇銷售衰退及高階人事更迭,而Walmart則藉著縮小非必要開支、引進獨家品牌及擴展第三方平台品項,成功吸納上層客群,並讓一般商品銷售於本季明顯加速,服飾和時尚更成亮點。面對高關稅、美國消費市場結構轉變,Walmart展現出除規模經濟外的策略彈性。

分析師指出,關稅壓力不僅考驗企業利潤率,更是經濟結構調整的一環。雖然Walmart在短期內相對同業表現亮眼,但若關稅政策未明朗,未來利潤及消費者行為恐繼續調整。展望下半年,隨著更多產品補貨與節慶銷售季臨近,Walmart及同業仍需謹慎評估價格與消費者反應,以維持競爭力與獲利能力。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