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波瀾再擴大,各大消費品牌宣布漲價,Walmart等零售龍頭透視美國家庭如何面對生活成本新挑戰。
美國消費市場正受到川普執政期間祭出的高額進口關稅的深刻影響,其中以零售、家用電子、運動品牌及日常所需品為最直接的受害者。從Walmart(WMT)到Sony(SNE)、adidas及Nike(NKE)等國際品牌,無不紛紛上調產品售價,在消費者與企業之間引發高度關注與討論。
首先,全球最大零售商Walmart將於本週公布財報,成為分析美國消費者韌性與實際生活壓力的關鍵觀察數據。由於約三分之一進口商品來自國際市場,其中中國、墨西哥、加拿大、越南及印度更是主要供應地,Walmart首席財務官John David Rainey早已警示,即使以該公司龐大規模,也難以全數吸收關稅成本,部份商品、如廚具、服飾、嬰兒安全座椅等,售價已明顯調漲。即便如此,Walmart仰賴平價策略與高效率配送網絡,暫時仍優於其他零售競爭者,並在電子商務領域取得難得的獲利里程碑,展現一定抗壓性。
消費性電子領域壓力更為直接。Sony(SNE)已正式宣布自8月21日起,PlayStation 5美國市售價全線調漲約50美元,部分高階機種售價直逼750美元,僅周邊配件暫時維持平盤。Sony強調主要因美國對日貨課徵15%關稅所致,這波漲價符合先前於英國、歐洲施行的價格調整潮流。與此同時,任天堂與Microsoft(MSFT)也已上修遊戲主機售價,顯示關稅成本轉嫁現象正加速擴散。
運動服飾品牌則面對更大衝擊。adidas近期公開表示,美國關稅將令其成本年增2億歐元(約2.3億美元),不得不跟進Nike於6月的做法,調漲部分鞋款與服裝產品,Nike更直言關稅政策將令營運多支出10億美元,引發產業鏈連鎖反應。
這波關稅壓力固然有助部分本土產業或支持美方貿易談判立場,然多數專家提醒,進口商品價格調升直接重擊中低收入家庭,同時也加劇通膨壓力,影響聯準會利率決策空間。儘管零售龍頭如Walmart致力壓低漲幅,長期下來恐難再以規模經濟吸收所有關稅成本,勢必波及到更廣泛消費市場。展望未來,除非美中及其他貿易關係出現明顯轉圜,否則美國主流品牌及消費者對關稅的消化吸收將是極大考驗,甚至影響到大選、政策與產業佈局。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