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gna集團在面臨保險業成本與營運壓力下仍展現強大現金流,股價下修或提供長線佈局契機。
進入2025年下半年,美國醫療保險產業正處於多重壓力交織的局勢當中。不少公司因醫療保險交換平台的成本上升、醫療損失率(Medical Loss Ratio, MLR)季節性波動,以及藥品福利管理(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 PBM)利潤壓縮等議題,導致市場信心受挫。然而,The Cigna Group(Cigna集團,NYSE:CI)因產品組合優勢與政府醫療計劃曝險較低,而成為分析師口中的價值股焦點。
Cigna集團2025年以來股價雖只上漲約4%,落後大盤表現,但機構投資人普遍認為其強韌的現金流與PBM正面裁決,為股價提供實質支撐。日前Guggenheim分析師下調其目標價至350美元,惟仍給予買進評等。他強調現階段的不利消息多屬情緒面影響,實際基本面並未過度惡化。Cigna的現金流表現出色,與同業相比,因迴避了美國政府主導的Medicaid與Medicare領域,而未遭遇更嚴重的業績下滑。此外,近期於阿肯色與奧克拉荷馬兩州獲致的有利PBM法規裁決,預估有助緩解後續藥價壓力。
即便產業頭部公司普遍被交易於較高估值,目前Cigna根據更新後2026年EPS預估,其本益比已跌破8倍,反映市場對未來成長的不安。Guggenheim分析師認為,這一跌深狀況其實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進場機會。再者,Cigna今年仍堅持全年展望未變,管理層信心強度亦值得肯定。
儘管如此,外界仍關注幾大不確定性:包括商業醫療保險獲利是否能穩定、藥品福利是否將面臨持續監管壓力,以及醫療損失率回升趨勢是否會拖累底層獲利。但在許多分析師眼中,Cigna憑藉其現金流和穩健的營運基本面,仍屬防禦型投資首選。
總體觀察,當保險行業整體面臨壓力時,Cigna集團的相對獨立性和抗波動能力正成為長線資金矚目的關鍵。若未來美國醫療成本結構逐步改善,Cigna更有機會從壓力中突圍,重拾成長動能。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