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壓力升溫:零售與消費品牌齊聲喊漲衝擊民生

美國對重要貿易夥伴實施關稅,促使Walmart、Sony、Nike等大型企業紛紛調整商品價格,直接影響消費者荷包並考驗品牌競爭力。

美國近日針對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主要貿易夥伴加徵高額關稅,全球零售業和消費品牌迅速感受到一波漲價壓力,各項生活必需品、電子商品及服飾價格紛紛調升,消費者直接感受到通膨陰影再起。

以美國最大零售商Walmart (NYSE:WMT) 為例,面對多國進口商品關稅的提升,雖然公司本著『天天低價』的經營理念,近期仍不得不將部分日常用品如鍋具、牛仔褲、汽座等零售價格調高。財務長John David Rainey直言,儘管Walmart因規模優勢能部分緩衝成本,但當升幅過大時終究無法全面吸收,部分商品勢必反映在消費者身上。他並提醒,目前關稅水準仍居高不下,已超出零售商與供應商所能承擔。

另一受害產業是遊戲主機市場。Sony (NYSE:SONY) 近期宣布,由於美國關稅與成本壓力,將PlayStation 5主機美國建議售價提高約50美元,最高階Pro版售價來到749.99美元。這波調漲不只限於Sony,競爭對手如任天堂和微軟Xbox亦有類似調價行動。分析人士指出,源自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全面關稅,使日本進口電子產品需加付15%額外稅率,間接推升美美國市場成本。

服飾及運動品牌同樣無法獨善其身。Nike (NYSE:NKE) 和Adidas皆因美國課徵關稅,分別宣布自今年六、七月起分別調高部分鞋款與服飾價格,Nike更警示,關稅所帶來的額外成本恐上看10億美元。而德國Adidas則預估,今年美國關稅將額外讓集團損失高達2億歐元。

同時,美國另一大型零售業者Home Depot (NYSE:HD) 也坦承,由於部分進口建材與產品關稅急升,近期已有部分品項出現價格微幅上調,預期未來關稅政策如持續收緊,漲價趨勢恐將延伸至更多產品類別。

外部分析認為,雖然Walmart等品牌因競爭力與供應鏈優勢暫能維持部分品項低價,但關稅政策若持續未見放鬆,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生活成本,品牌則需在漲價與市佔率之間找出平衡。部分評論指出,關稅或許能短期刺激美國本土產業,但長期可能壓抑消費力與全球競爭性。展望未來,若美國政策調整或國際經貿環境轉變,將是零售與消費業者能否緩解漲價、再現動能的重要關鍵。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