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近期 Alphabet 旗下的 Google(GOOGL)股價自高點回落約 18%,反映市場對其核心搜尋廣告業務面臨 AI 顛覆的擔憂。雖然目前搜尋流量尚穩,但越來越多用戶,特別是年輕世代,轉向 ChatGPT 或其他 AI 工具尋求答案,廣告營收成長性可能受限。儘管 Google 正積極推進 Gemini 及 Google One 訂閱服務,轉型為 AI 與雲端驅動的企業,但這些產品尚未顯著挹注獲利,讓市場對其中長期成長性保持觀望。
以估值來看,Alphabet 約 17~18 倍的預估本益比看似便宜,但前提是 AI 投資要能帶來實質成效。若未來幾季財報未能展現 Gemini 的商業化成果或 Cloud 營收加速,股價可能持續震盪。建議投資人保守持有,短線觀察 4 月開發者大會是否能釋出具吸引力的產品和成長數據。
新聞資訊
為什麼 Google 可能像柯達一樣被顛覆?
科技產業的歷史充滿被新技術顛覆的例子,從收音機被電視取代,到翻蓋手機讓位給智慧型手機。現在,AI 聊天機器人正挑戰 Google 在搜尋市場的主導地位。Melius Research 分析師 Ben Reitzes 警告,Alphabet(Google 母公司)的情況可能像當年的柯達一樣──當初主導底片攝影的巨頭,卻在數位轉型中失敗,最終於 2012 年申請破產保護。Google 雖然股價從高點下跌了 25%,但 Reitzes 認為,這是市場對其未來風險的反映。
Google 的搜尋霸主地位真的正在動搖嗎?
Reitzes 指出,Google 作為搜尋代名詞的地位正面臨威脅。他舉例,現今學生不再說「Google 一下」,而是直接用 ChatGPT 當首頁尋找答案,還不用看煩人的廣告。雖然目前數據尚未顯示 Google 搜尋出現衰退,但 Reitzes 預測這樣的轉變將在 2026 年才真正浮現。也就是說,Google 的搜尋業務可能正處於看不見的下滑曲線上。
Google 怎麼應對 AI 的衝擊?
Alphabet 本身其實也正在進行轉型。除了持續發展 AI 聊天機器人 Gemini,Google 也推出訂閱制產品如 Google One,已有超過一億名訂閱者。雖然 Gemini 還沒有像「Google」一樣成為動詞,但每月全球已有超過十億人看到由 Gemini 所生成的 AI 摘要,遠超其他 AI 新創的使用規模。這代表 Google 正以自己的方式參與這場 AI 革命。
投資人應該擔心 Alphabet 的估值嗎?
Reitzes 提醒,科技股一旦被市場視為「可能被顛覆者」,估值可能長期受壓。就像柯達的本益比從 1998 年的 20 倍掉到 2001 年的不到 7 倍一樣,Alphabet 的估值自 2020 年高點已下修 40%。目前雖然約為 18 倍(相較大多數分析師認為的便宜),但與 ChatGPT 發布當天的估值差不多。未來若 AI 競爭白熱化,股價將更仰賴實際盈餘成長與資本回饋,而不是靠提升估值。
未來有哪些觀察重點可以評估 Google 的走向?
投資人很快就能從即將登場的 Google Cloud 2025 開發者大會(4 月 9 日)看到更多端倪。市場關注的焦點包括 Alphabet 在 AI 領域的發展,以及對近期收購資安平台 Wiz 的後續規劃。分析師們對 Alphabet 的評等不一,目標價從 173 美元到 215 美元不等,而市場共識預估其 2025 年本益比約為 24 倍,遠高於目前約 17 倍的水準。這顯示投資人對未來仍抱有期待,但也要密切關注實質表現能否跟上。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漲跌互見,告別第一季(2025.04.01)
【美股新聞】AI Agent 被點名為關鍵拐點,這幾家公司值得關注!
【美股新聞】AppLovin 暴跌 20%,被爆偷資料掀 AI 廣告黑幕?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