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聞】蘋果緊急降價,搶中國手機補貼紅利!

圖/Shutterstock

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

放大鏡短評

蘋果 (AAPL) 為了因應中國補貼政策而啟動降價,不過對公司來說,未必完全受益。首先,iPhone 部分款式降價幅度高於補貼金額,不利於毛利表現。其次,競爭對手同樣享有補貼紅利,因此蘋果在中國市占率未必會因此而擴張,競爭者價格或將更具吸引力。整體而言,實施此政策有望進一步提升中國數位產品市場活力,對消費升級與國內經濟增長產生正面影響,蘋果銷量也有機會受到刺激,但對總體財報來說還須衡量降價後的衝擊,以及競爭對手的大軍壓境。

 

新聞資訊

中國商務部近期發布的《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購新補貼實施方案》引發市場反應,補貼標準明確規定,單件銷售價格需在人民幣 6,000 元以下,方可享受 15% 補貼,每件最高補貼 500 元。為搶佔補貼紅利,蘋果等品牌迅速調整價格,部分產品大幅降價,吸引消費者關注。

蘋果降價情況

1. 大幅調價產品

  • iPhone 16 Plus 128G:從 6,999 元降至 5,999 元,剛好符合補貼標準。
  • iPhone 16 128G:京東售價 4,999 元,享 15% 補貼後實際價格僅 4,499 元;天貓價格由 5,199 元降至 4,699 元。

2. 其他優惠

  • 在年貨節等促銷活動中,iPhone 14、iPhone 15 等機型也加入降價行列,結合補貼進一步降低購買門檻。

政策影響與市場反應

1. 國補政策核心要點

  • 補貼適用於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等數位產品,無需舊機置換即可享受補貼。
  • 補貼上限:每人每類產品可補貼 1 件,單件補貼不超過 500 元,適用產品價格不超過 6,000 元。
  • 實施時間:1 月 20 日起,地方政府將陸續推行,細節依各地通知為準。

2. 降價引發消費熱潮

  • 多款熱門產品價格下調至 6,000 元以下,成為消費者討論的熱點。
  • 消費者普遍認為,此舉既能享受產品降價紅利,又能額外獲得國家補貼,性價比大幅提升。

蘋果的策略考量

1. 積極迎合政策:調整產品價格以符合補貼條件,既能穩固現有市場份額,又能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2. 應對競爭壓力:其他品牌(如華為、小米等)同樣調價,蘋果的降價策略有助於維持競爭優勢。

 

延伸閱讀:

【美股新聞】蘋果股價下跌4%,中國iPhone銷量疲弱成兇手!

【市場焦點】拜登VS川普美股成績大對決,誰是股市投資人的最佳福星?

【關鍵趨勢】川普就職倒數:2025美國經濟與2017的五大關鍵對比!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