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目前特斯拉(TSLA)股價在過去30天下跌27%,主要受中國與歐洲市場銷量疲弱、品牌形象受損及自動駕駛技術進展不如預期影響。短期內,公司面臨來自比亞迪(BYD)等本土競爭對手的壓力,加上全球電動車市場需求放緩,使特斯拉的成長動能受限。若銷量持續下滑,投資人可能會進一步調降對特斯拉的評價,因此短期內股價仍可能承壓,並存在進一步回檔風險。
長期來看,特斯拉仍具備技術創新能力,若FSD技術突破或新車型推出成功,股價可能迎來反彈,投資人可持續關注特斯拉在價格戰中的應對策略、FSD進展及美國市場的需求變化。
新聞資訊
特斯拉中國銷量暴跌,比亞迪市佔率持續攀升
特斯拉2月在中國的銷售數據顯示,其交付量僅30,688輛,相較1月大幅下滑49%,創下2022年8月以來最低紀錄。即便1月因農曆新年影響銷量較低,但2月的表現仍遠不及市場預期。反觀比亞迪,同月銷量達到31.8萬輛,較1月激增161%,顯示比亞迪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更加明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主要受到國內電動車品牌競爭加劇、價格戰策略失利以及技術滲透率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
中國本土品牌比亞迪、理想、小米等車廠不僅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還在智慧電動車領域持續創新。比亞迪推出價格僅6.98萬人民幣(約30萬台幣)的「海鷗」車型,配備「天神之眼」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對特斯拉Model 3的市場空間造成擠壓。此外,特斯拉在L2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滲透率上也遠遜於中國車廠,導致競爭優勢進一步減弱。雖然特斯拉近期已在中國推出相應技術,但支援車型有限,無法與本土品牌競爭對手抗衡。
特斯拉股價近30天下跌27%,發生了什麼?
特斯拉股價自2025年2月以來經歷顯著回檔,累計跌幅達27%,市值跌破1兆美元大關,來到8,920億美元(約新台幣29.3兆元)。這波跌勢的背後並非單一利空因素,而是多個不利條件的疊加效應。全球銷售疲軟是股價下跌的主因之一,特別是在歐洲與中國市場,特斯拉的市佔率大幅流失。1月,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僅9,945輛,較去年同期暴跌45%。德國市場的電動車市佔率更從14%驟降至4%,甚至落後於賓士與斯柯達等傳統車廠。在中國市場,特斯拉已連續三個月交付量呈現負成長,市場需求明顯受到比亞迪等競爭者的擠壓。
此外,馬斯克的政治立場也成為影響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他近期公開支持極右翼政黨,例如在社交平台X上表態支持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導致特斯拉在歐洲的品牌好感度大幅下降。美國市場的消費者也開始出現對特斯拉的抵制,特別是在民主黨支持者群體中,特斯拉的淨好感度(Net Favorability)接近歷史低點。這些政治因素的影響,進一步拖累了特斯拉的銷售表現,間接導致股價持續承壓。
比亞迪持續擴張,特斯拉前景堪憂?
比亞迪在電動車市場的攻勢持續擴張,2月銷量達到31.8萬輛,其中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均呈現大幅增長。這與特斯拉形成鮮明對比,顯示出中國消費者對於本土品牌的接受度不斷提高。除了中國市場外,比亞迪也逐步打入歐洲市場,並計劃在更多國家拓展銷售通路,使得特斯拉未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壓力進一步增加。
特斯拉雖然仍具備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與技術優勢,但短期內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市場需求下滑、價格競爭失利、自動駕駛技術進展不如預期等。比亞迪持續推出更具性價比的車款,加上中國政府對本土品牌的政策支持,特斯拉若無法迅速調整策略,恐怕將進一步失去市場份額。未來,特斯拉需要在產品創新、技術升級與市場策略上作出積極應對,否則其全球電動車龍頭地位將受到嚴峻挑戰。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關稅戰火熱,美股主指震盪收黑!(2025.03.05)
【美股研究報告】賽富時FY26Q1財報不及預期,盤後股價下挫,Agentforce能力挽狂瀾嗎?
【美股研究報告】輝達Nvidia已是強弩之末?DeepSeek衝擊過後能否重返榮耀?
【美股新聞】台積電4年內投資1,000億美國擴廠,股價下跌超過4%!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