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
放大鏡短評
短期影響:科技股和半導體股的潛力上升
晶片法案的大規模資助將對美國半導體行業的多家主要公司,如英特爾(INTC)、台積電(TSM)、三星和美光(MU)等帶來直接的利好。這些公司獲得的資助和稅收優惠大大減少了投資成本,使其擴展和新建設施的資本負擔降低。因此,這些公司在美股市場上的股價有望因為未來盈利增長前景的改善而受到支持,投資者的信心也將有所增強。此外,德州儀器(TXN)、GlobalFoundries(GFS)等與晶片製造相關的公司,由於將直接受益於晶片法案的扶持,也有望吸引更多資本進場,股價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
短期內,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將進一步提振,特別是在未來數年內當這些新工廠陸續投產後,相關企業的收入增長有望加速。因此,對於重倉半導體產業的投資者來說,這些政策是相對積極的信號。
長期展望:地緣政治風險的權衡與科技股的長線配置
在地緣政治風險高企的背景下,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性對於美國國家安全和全球科技競爭格局具有關鍵意義。晶片法案通過大規模資助,致力於使美國重回半導體產業鏈的核心,這不僅將逐步提升美國的半導體產能自給率,也對抗了亞洲地區可能存在的供應中斷風險。這樣的措施也將促使更多的企業將產能轉移或擴展至美國,進一步減少對外國供應的依賴。從投資者的角度看,這種政策上的保護和資金支持使得半導體行業的長期投資價值進一步得到確認,具有戰略意義。
由於美國正計劃到2030年將全球晶片生產份額從目前的12%提高到20%,這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國內外投資者對科技板塊進行長線配置。科技板塊(尤其是半導體類股)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望成為長期穩定增長的領域之一,特別是對於有地緣政治風險對沖需求的機構投資者來說。
總結
晶片法案的推出為美國半導體行業注入了強大動能,並帶來了美股市場的投資機會。短期內,受資助的半導體公司有望吸引更多資金進場,股價預期上升。而在長期,隨著美國半導體製造能力的逐步擴大和地緣政治風險的緩解,科技板塊將具備更強的成長潛力。投資者應關注半導體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同時也要對可能出現的環保及社會風險保持審慎態度。
新聞資訊
晶片法案內容與背景
2022年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晶片法案》,該法案旨在提高美國的全球競爭力、創新能力以及國家安全。晶片法案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投入2,800億美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527億美元用於半導體製造、研發和勞動力發展,2,000億美元用於科學研發和商業化,240億美元的晶片生產稅收抵免,另有30億美元資助尖端技術和無線供應鏈項目。這些資金的投入不僅顯示了美國政府對晶片產業的重要重視,也加速了半導體產業的本土化建設。
主要受資助企業概況
英特爾(INTC):英特爾作為唯一一家同時設計和製造尖端邏輯晶片的美國公司,獲得了最多的補貼。根據2024年簽署的備忘錄,英特爾將獲得85億美元的直接資金,這筆資金將用於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和俄勒岡州的半導體製造和研發項目。同時,美國商務部還向英特爾提供了11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和1,000億美元的稅收抵免,這筆巨額投資將幫助英特爾推進其在美國的擴張計劃,未來五年內在美國投資總額將超過1,000億美元。
台積電(TSMC):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持續擴大,獲得了66億美元的直接資助,並計劃再建設第三座晶圓廠。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州工廠將採用最先進的2奈米工藝,並計畫在2028年開始生產。這使得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成為美國最大外國直接投資項目之一,總資本支出超過650億美元,不僅提高美國的先進製造能力,還將滿足快速增長的客戶需求。
三星:三星也獲得了64億美元的直接資助,用於擴建位於德州泰勒的新工廠,並引入其最先進的2奈米工藝。同時,三星還將建立一個先進的封裝業務、研發工廠和研發中心。三星在美國的投資總額預計將達到400億美元,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之一。這些擴建將幫助三星在美國站穩腳跟,進一步提升其晶片製造的能力和技術水平。
美光(MU):美光獲得61.4億美元的資助,計畫在紐約州和愛達荷州建造三座先進的晶圓廠,專注於DRAM晶片的生產。這些項目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私營投資之一,預計總投資額高達1,250億美元,創造7萬多個就業崗位。這些投資將幫助美光提高研發和製造效率,進一步縮短尖端記憶體產品的上市時間。
德州儀器(TXN):德州儀器獲得16億美元的資助,並計劃在德克薩斯州和猶他州建設三座新製造廠。除了撥款外,德州儀器還獲得高達30億美元的貸款,並享有工廠建設和設備成本的25%稅收抵免。德州儀器的投資不僅有助於提高其在製造和技術方面的競爭優勢,還將增強美國在模擬和嵌入式處理半導體領域的自給能力。
其他受益企業
GlobalFoundries(GFS) 獲得15億美元資金,這些資金將用於擴建紐約州的工廠,並建設新先進的晶圓廠,以提高產能並滿足國內的製造需求。
Amkor(AMKR) 則獲得4億美元,用於在亞利桑那州發展先進封裝生態系統,創造約2,000個工作崗位。
Polar Semiconductor 獲得1.23億美元,將用於擴建明尼蘇達州工廠,提高電源和感測器晶片的產能,並促使該公司轉變為由美國控制多數股權的國內晶圓廠。
Microchip 獲得1.62億美元,用於對科羅拉多州和俄勒岡州的工廠進行現代化和擴建,這些擴建預計將使產量提高三倍。
Absolics 獲7,500萬美元支持其在佐治亞州建造新工廠,並開發半導體先進封裝基板技術,以擴大美國的玻璃基板供應。
惠普(HPQ) 獲得5,000萬美元,用於支持微流控技術的開發,這項技術有可能在生命科學和技術創新領域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BAE Systems 獲得3,500萬美元,用於對微電子中心的現代化改造,該中心負責為國防部應用開發先進半導體技術。
環評法案修訂及爭議
近期,拜登簽署了一項立法,免除一些接受政府補貼的美國半導體製造工廠的聯邦環評要求,這項新規避免了根據1969年《國家環境政策法案》進行的聯邦審查,以加速建設進度。支持者認為,這有助於將半導體產業帶回美國,並創造更多高薪工作。然而,環保團體則批評此舉可能威脅到社區和勞工的安全,呼籲加強對晶片產業的污染監控。這也顯示出政府在推動半導體回流過程中需要平衡經濟利益和環保責任的挑戰。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美股跌多漲少,輝達逆勢收紅!(2024.10.04)
【美股研究報告】特斯拉24Q3交車數據差強人意,但10/10發表會「We, Robot」才是關鍵!
【美股研究報告】IP大廠Arm 版稅成長恐受限,股價回溫或是迴光反照?
【美股新聞】拜登推動晶片法案加速落地,免環評加速半導體工廠建設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