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微軟(MSFT)在昨日公布縮減數據中心消息後,股價下跌逾1%,顯示市場對其縮減AI數據中心投資計劃不樂觀。不過此次調整屬策略性節奏管控,非全面撤退,且微軟仍堅持本財年投資800億美元於AI基礎設施,長期成長潛力不變。短期波動屬情緒性反應,基本面未受根本性衝擊。
新聞資訊
微軟為何會突然取消這麼大規模的數據中心?
根據TD Cowen分析師Michael Elias表示,微軟的決定與其AI合作夥伴OpenAI有直接關係。原本這些數據中心主要是為了支援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的進一步訓練。不過由於目前的需求未達預期,加上供應鏈已出現容量過剩,微軟決定暫時不再新增AI訓練專用的算力基礎設施。
這反映出AI產業雖熱,但實際運算資源利用率與商業化進程仍存在落差。即使ChatGPT與Copilot等AI產品快速普及,但背後的龐大算力需求仍需在經濟效益與營運效率間取得平衡。
其他科技巨頭是如何接手微軟留下的市場空缺?
微軟的退場空間迅速被其他AI巨頭填補。報告指出,Alphabet(GOOGL)已在國際市場上接手微軟取消的部分容量,而Meta(META)則在美國本土補位,確保其AI計劃能持續推進。
這也展現出儘管部分企業放慢擴張步調,整體AI產業仍維持高度成長。Alphabet預計2025年將投入高達750億美元在AI建設,超出華爾街原預估的29%。Meta也將投注最多650億美元擴充其AI運算能力,競爭氣氛依舊激烈。
微軟是否放棄AI投資了?
絕對不是,微軟在聲明中明確表示:「雖然在部分地區會有策略性的基礎設施調整或延後,但整體上我們將持續在全球保持強勁成長。」,最重要的是,微軟依然堅持其在2025財年投入800億美元於AI基礎建設的計畫未變,表示微軟仍視AI為核心戰略,現階段的調整僅是對供需、效率與市場趨勢的回應。
投資人為什麼會擔憂AI資本支出?
一方面是回報速度趕不上投資速度。根據市場觀察,AI相關的大型支出(如GPU採購、數據中心建置等),雖然提升了企業的長期競爭力,但短期內難以反映在營收與獲利表現上,投資人因此感到不安。
另一方面則是中國AI競爭者的崛起,特別是初創公司DeepSeek展現出更低成本的AI技術,有可能在全球AI算力市場中打亂西方科技巨頭的主導地位,也增加投資人對未來競爭的憂慮。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反彈遭遇賣壓,主指全數收黑!(2025.03.27)
【美股研究報告】美光2025年HBM產能全滿!但股價為何不跟著衝?
【美股研究報告】CrowdStrike FY26Q1遇逆風,盤後暴跌逾9%,布局機會來敲門?
【美股新聞】美國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國家加徵25%關稅,全球能源市場受影響!
【美股新聞】Google預言量子時代將在5年內爆發,將成為AI下一波浪潮?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