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拜登政府的晶片禁令雖涵蓋更多中國公司,但相比預期較為寬鬆。這使得科林研發(LRCX)、應用材料(AMAT)、科磊(KLAC)、ASML(ASML) 等半導體設備股在公告後普遍上漲。儘管短期市場反應積極,但未來這些公司仍需面對中國自建晶片供應鏈的挑戰。短期內,美國公司可能在其他市場維持增長,但長期情勢仍需觀察。
半導體設備股的短期利多
由於規範較為寬鬆,半導體設備公司可望受益於全球需求的增長。特別是科林研發、應用材料、科磊、ASML等公司,將能繼續透過向盟國出口保持收入增長。然而,儘管禁令未完全阻止中國進口,其他國家對設備需求的增長仍將是這些企業未來增長的關鍵。
個別公司分析
- 科林研發(LRCX)
Lam Research 主要提供刻蝕和沉積設備。儘管禁令影響中國需求,但公司在全球市場仍具有領先地位,尤其是在其他地區的需求增長。豁免條款可能帶來對中國部分工廠的設備需求,這將促進短期業務發展。 - 應用材料(AMAT)
Applied Materials 的設備涵蓋晶片製造各個領域,長期在全球市場佔有優勢。儘管禁令影響中國市場,其他地區的需求增長將有助於公司在未來的增長。合作夥伴和其他市場將彌補來自中國市場的空缺。 - 科磊(KLAC)
KLA 提供半導體測試和檢測設備,對先進製程需求強勁。其全球領先的技術將繼續在其他地區受益。儘管中國市場受到限制,但其核心業務在其他地區的需求仍將支持未來增長。 - ASML(ASML)
ASML 是唯一提供極紫外光(EUV)光刻機的公司,對先進製程至關重要。儘管中國市場受限,全球需求仍強勁,其他國家對先進技術的需求將繼續支持 ASML 的業務增長。
拜登的晶片禁令雖較寬鬆,但仍對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儘管面臨中國市場的挑戰,像 科林研發、應用材料、科磊、ASML 等公司仍能受益於其他地區的需求增長,未來幾個月內短期增長可期,但長期影響尚需觀察。
新聞資訊
拜登政府於周一宣布,將對中國的先進晶片技術出口進行更嚴格的限制,主要針對中國在人工智慧與軍事領域的需求。這項措施是拜登政府過去三年對中國高科技出口控制的第三次重大更新,旨在防止中國自給自足,特別是在先進晶片的製造上。這些晶片對中國發展超級電腦、網絡攻擊技術及製造新型武器至關重要,因此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拜登政府此舉意在減緩中國在科技領域的進步,並鞏固其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領導地位,尤其是在美國與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背景下。這也被視為拜登政府的遺產之一,尤其是在即將迎來的特朗普政府交接之際,這次禁令可能成為拜登政府對中國科技崛起的一次關鍵打擊。
新規範內容
此次新規的內容相當廣泛,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將140多家中國公司列入貿易限制名單,這些公司大多涉及晶片製造設備及其相關技術,目的是阻止中國取得關鍵製造設備。二是禁售某些先進記憶體晶片和製造晶片所需的機械設備,尤其是與軍事或人工智慧應用相關的技術。新規也強化了美國企業在對中國出口晶片設備時的盡職調查要求,要求企業更詳細地審查他們的交易對象,以防止科技流入可能被軍事化的用途。根據這些新規,美國政府希望進一步削弱中國在高端晶片領域的競爭力,並且提升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安全性。
產業反應與政策漏洞
然而,這些規範在業界引發了不少爭議,主要來自於晶片設備製造商和相關企業。這些公司認為,新規可能會對美國本身的科技領先地位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當美國公司面臨來自非美國企業(如荷蘭ASML和日本東京電子等)的競爭時。儘管美國政府加大了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但其中依然包含了一些豁免條款。比如,新的許可政策允許部分與華為相關的中國工廠繼續獲得特定設備,這一措施被批評為對美國出口商的妥協,可能削弱政策的整體效果。此外,有分析指出,這些規範對已經運營並配備完畢的中國老牌晶片工廠的打擊較小,反而對正在建設中的新工廠產生更大影響,因此這一政策在未來能否有效遏制中國的晶片發展仍存疑。
國際合作與挑戰
除了美國國內的政策爭議外,這些新規的實施還牽涉到國際合作。美國政府為了加強禁令的全球效力,曾與日本和荷蘭政府進行長時間的協商,試圖讓這些國家也對中國施加類似的出口管制。儘管有達成基本協議,但日本和荷蘭尚未對外公布具體措施。由於協商過程拖延,許多中國工廠已經在禁令生效前購得大量關鍵技術,這使得美方的技術封鎖在短期內可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分析人士指出,儘管與盟國的合作有助於加強美國的技術控制,但缺乏即時的協同效應仍是此政策的一大挑戰。
中國的反應與未來展望
中國政府對這些禁令表示強烈反對,並誓言將採取措施反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是一種對中國企業的"惡意封鎖",並強調中國將積極保護本國企業的合法權益。過去幾年,中國已逐步加強了自身的出口控制法規,並建立了"不可靠實體名單"來懲罰那些對中國利益不利的外國公司。分析認為,中國可能會針對美國科技公司採取報復性行動,如加強對美國晶片製造商的調查和限制。這些政策的反擊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中美之間的科技冷戰,並加速兩國在技術領域的割席。
總結
此次新規顯示美國在對中國晶片技術封鎖的強硬立場,並力圖遏制中國在人工智慧與軍事領域的技術進步。儘管存在一些政策漏洞和業界爭議,但這些措施仍然顯示出美國的決心,也可能對全球晶片市場與美國企業產生深遠影響。
延伸閱讀:
【美股新聞】美超微股價飆升近30%,特別委員會調查未發現不當行為
【美股盤勢分析】美超微跳漲28%,美股續創新高!(2024.12.03)
【美股新聞】錯過可惜!華爾街欽點「這三檔」極具成長性的AI潛力股!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